“蔡炳炎将军,他是合肥人”
在淞沪会战中,有一处被称为“血肉磨坊”的战斗发生地——上海东北的罗店镇。在罗店守卫战中,合肥籍抗战将领蔡炳炎在此抗击日军,壮烈殉国。昨日,当记者来到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采访时,馆内文史专家第一个提到的就是蔡炳炎将军。此后,记者根据专家考证找到将军的牺牲地时,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70多年,可这里的老居民们依旧还记得将军当年在此战斗的英雄事迹。
1 亲率士兵冲锋,并英勇殉国
“在罗店牺牲的蔡炳炎将军就是合肥人,他也是淞沪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中国将军。”当合肥晚报“抗战万里行”采访组来到位于宝山区吴淞口附近的淞沪会战纪念馆时,该馆业务部主任王一峰听说记者来自合肥,立刻说出了“蔡炳炎”这一熟悉的名字。
熟悉淞沪会战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其中最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罗店,蔡炳炎将军就是在守卫罗店的战斗中牺牲的。王一峰介绍,蔡炳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二〇一旅少将旅长,参与守卫罗店地区。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落后,以步兵为主,而从东北方吴淞口登陆的日军则是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然而就是这样的军队,誓与阵地共存亡,无论伤亡严重到什么程度,也决不后退半步。在罗店亲率士兵冲锋并英勇殉国的蔡炳炎将军,也成为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英雄典范。
作为上海罗店镇人,王一峰在研究淞沪会战时,对发生在罗店的战斗格外重视。他花费多年时间走访了各处,甚至征集了从未公开过的照片,包括罗店保卫战中进攻的日军、中国军队在罗店布防照片。在采访中,甚至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从未对外披露的消息:他经过多次寻访考证,找到了蔡炳炎将军的牺牲地。
2 专家指点下,找到将军牺牲地
“史料记载,蔡炳炎将军牺牲在罗店东北角的陆家宅,但是当年的陆家宅在哪里?”王一峰说,陆家宅是罗店镇东北处的一处小村,当年的战斗将这里一度变成废墟。加上近几年上海发展很快,以前作为郊区的罗店如今已经是高楼林立、高架遍布,地名也已发生了变化。因此寻找七十多年前的陆家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罗店靠近吴淞口,境内河网交叉,不管建筑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便是河道,蔡炳炎牺牲地就在陆家宅附近的一处河汊南岸。”王一峰查阅了大量史料,凭借着对罗店地理环境的熟悉,在村中寻访当地老人。最终,王一峰确定蔡炳炎将军牺牲地位于罗店镇北陆新村与南陆新村之间的一条小河南岸,距离现在的罗店中学不远。向记者说完这些,王一峰在一张大比例宝山区地图上一条小河边画了一个很小的圈,将范围缩小在100米范围内。
在王一峰的指点下,记者通过卫星定位找到了罗店镇南路新村。这是一处距离上海繁华市区约30公里的小村,村中遍布的两层楼房略显陈旧,村口有一处建材厂,不时驶过的货车扬起的灰尘,让这里显得灰蒙蒙一片。70多年前,这里方圆几公里内,都是中日两国军队反复争夺的战场。
在一栋青砖灰瓦的老建筑外,从正在晒太阳的85岁老人邵阿毛口中得知,这处村子现在叫陆家村,以前确实叫陆家宅。至于南陆新村的地名,那些都是后来的叫法。在村口是有一条小河,河岸上建有一座跨河桥梁,名曰“种子场桥”。
3 谈起蔡炳炎,他跷起大拇指
“蔡炳炎!阿拉晓得!”邵阿毛说着浓重的上海话,在听到“蔡炳炎”三个字时,他立刻跷起了大拇指:“那场大战打得惨啊,蔡炳炎就是在这里牺牲的,他打起仗来很是英勇,带着士兵向前冲。”他指着种子场桥西侧数百米处的河岸说,那一年,他还是一个7岁的孩子,中国军队在罗店镇附近布防,听说日本人要来,他和家人一起逃出了村子。当硝烟散去时他回到村里,发现房子都被炸毁了。多年后他听村里老人说,就在村口那条小河边,阵亡了一个大官,叫蔡炳炎。
“应该就是在这里了,当年村子口就在这里。”邵阿毛不顾自己行动不便,坚持要带记者来到记忆中的将军殉难地。站在河岸边,邵阿毛遗憾地告诉记者,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村里年轻人都到上海市区生活,村内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是外地打工者。对于蔡炳炎在此牺牲的历史以及那场大战的惨烈,似乎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如今,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了,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片大工地。老陆家宅留守的老人也大都搬迁到了邻村,很快他们也将成为城里人。
-相关链接
蔡炳炎,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毕业生。1937年抗战爆发时,赶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蔡炳炎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晨,以一团兵力,向占据罗店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后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蔡炳炎亲率一营兵力在罗店陆家宅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6年,其灵柩迁葬于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