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改革获得感】亳州探索“医疗+养护”新模式

23.07.2018  00:20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中心卫生院,室外是36度的高温燥热,室内每个房间宽敞明亮,清凉舒适,老人们在医务人员和护工的照料下,衣着整洁,面容平静地躺着或坐着聊天。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让让老人老有所“”,老有所养。亳州市探索了一条“医疗+养护”、“两院合一”的医养结合集中供养新模式。

  77岁的失能五保老人李传礼,是亳州谯城区郭万村人,患有慢性肺心病以及下肢骨髓炎。一次下乡扶贫时,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发现了他。当时老人的下肢已经出现坏疽,严重溃烂,恶臭熏天的屋内根本无法进人。老人虽有一个侄子,但在外打工不能照顾老人,只有侄媳妇每天给他送茶送饭。卫生院医生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并对老人的伤口进行专业处理和治疗。经过甄别,李传礼符合失能五保老人入住条件,入住了大杨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每天为他精心治疗,护工为他洗澡换衣,翻动身体。一段时间后,老人的伤口日渐好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像李传礼这样集中护理的五保失能老人,亳州市目前有300多人。“医疗+养护”新模式的探索,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维护了他们的生命尊严。

  随着五保供养制度的不断完善,近年来五保老人的基本物质生活有了保障。但是,由于五保供养制度仅限于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的基本保障,制度上缺乏创新,致使失能五保老人的日常养护服务严重缺失,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不能满足对老人更好的照顾、优质的护理、便捷的就医等需求,这些老人的生存状况堪忧。

  “给钱给物不如给服务。”2017年底,经过充分调研认证后,亳州市卫计委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下,开始创新实施失能五保老人“医疗+养护”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至此,亳州市开始启动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工作,将完全失能五保老人安排到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进行日常集中养护,有病看病,无病护理,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实行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涉及多部门工作,光靠卫生计生部门“单打独斗”无法完成。为此亳州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市、县、乡三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县乡政府负实施主体责任,卫生计生、民政、财政、扶贫等相关部门及乡镇卫生院一把手负责具体落实。

  亳州市辖3县1区,根据全市收入和消费水平,综合考虑失能五保老人医疗、生活、护理等需求,财政投入实行“全保障”。全市失能五保老人养护补助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年2.4万提标为每人每年3.6万元。各县区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卫生院供养设施改造,按照“相对集中、充分整合、边入住边完善”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食堂、医疗设施、医护资源适度改造。

  目前,谯城区等乡镇卫生院按照无障碍化标准,升级改造成“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护理中心”。全区26家乡镇敬老院统一建立了标准卫生室,并为老人定期开展体检和健康指导,提供科学营养配餐,开通上级医院就医绿色通道等全方位全天候服务。

  有了高层的重视协调和财政的有力保障,要让失能老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温暖,如何完善工作机制、如何规范运行管理?

  记者拿到一本《亳州市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指南》(2018版),100多页的指南从集中供养机构管理工作的职能职责到入院供养的流程及服务内容,从医疗保障、医疗护理到日常的生活制度等一一作了具体的规范,甚至在整理房间、洗漱、就寝、着装等日常生活细节上都提出了详细的规定。

  原来,亳州市卫计委出台相关文件和配套政策,明确了供养对象、供养内容、入住程序、临终管理、供养保障、落实时间及服务协议等,逐步建立精准甄别、护理管理、医疗保障、财政保障等制度,确保服务规范有序。

  亳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胡秋雯介绍说,集中护理工作开展大半年以来,亳州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提供入住的78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专护区,完成了生活设施改造,已有近50家挂上了“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护理中心”的牌子。按照护工与失能五保老人1:2的比例配备人员,准备床位共741张,招聘护工181人,将失能五保老人与住院患者一并进行医疗护理,医疗、护理人员数量和素质都得以较大提升,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推动了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提高了健康养老服务能力。

  目前,亳州市有315名失能老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已有240名能够基本自理。166名不能行动的老人中有125名有基本改善,179名患病老人中有172名病情得到基本控制、42名有褥疮的老人中有38名已经痊愈。

  亳州市推行的“医疗+养护”失能五保老人日常集中养护政策,在探索卫生院与敬老院融合发展的模式上作了有益的尝试。老人们普遍感受:相比敬老院,卫生院的生活更舒心,医生、护士、护工就像亲人一样。

  “关爱失能五保老人既是一件善事,也是对医养结合的探索。”胡秋雯说。下一步,亳州市将计划按照乡镇现有五保老人数量,分区域进行布点。同时在总结失能五保老人日常集中养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推进将乡镇敬老院划归乡镇卫生院托管试点工作,解决乡镇卫生院床位受限的困难,逐步为日常集中养护对象由完全失能五保老人向半失能五保对象扩大。(陈旭 记者 王佳)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陈旭 记者 王佳      编辑:毛书兵
农村敬老院 如何焕发新活力?
  ● “敬老院显得空空荡荡、了无生气,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