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新平:莫让“扶老人被讹”频成新闻主角
“老人不能扶,扶了反被诬。”这事,昨天又在网上传火了。安徽淮南一大三女生网曝“扶摔倒老人被‘碰瓷’”,并转发微博寻找目击证人。网易转载之后,立马引起网民纷纷吐槽:“以后坚决不扶”、“扶之前得录个视频”、“以后留个心眼,直接打120就好了”、“老人也变坏了”……
“老人摔倒扶不扶”这样的 新闻 ,一而再、再而三被推上“公共 话题 热榜”,笔者的情绪是五味杂陈。回想父辈成长的时代,“马路上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看到老人横穿马路,立马上前挽手而过”,都是 生活 中常见的镜头。眼见老人摔倒,当然上去搀扶,这本该是下意识的行为。可现如今,却有人面对“扶”字纠结,表现出道德焦虑。一个价值观简单立判的行为选项,演变成全民的道德诘问,不由让人生发“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在“扶与讹”的事实尚没有结论之前,我们应该总结一下媒体报道本身的得与失。笔者以为,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话题,媒体是不是该首先检讨一下?
现在是资讯发达时代。主流媒体、商业媒体加上各种自媒体,新闻信息以“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以复加”的精神占据了各种传播渠道。特别是那些“社会围观度”较高的新闻,更是占据了“媒体头条”的位置,被不遗余力地推送,引发更多人围观和转发,“病毒式”扩散。互联网传播的交互特性,也让这些新闻在网络舆论场中咀嚼、发酵,种种跟帖评论都连通着社会情绪,贴上了个人标签。
回到“安徽大三女生在微博上寻找目击证人”事情本身。微博发表时,其@各大主流媒体,得到了各网络大号的转发。转发过程中,没有人细细推敲其细节,没有人验证其真伪,都是站在“道德高度”加以挞伐。一些都市化媒体,在发现这个信息后,也如获至宝,立即将微博话题“洗白”成新闻加以发布。
在这里,微博发布者、网络大号、都市报,都不自觉地卷入了事件的传播,放大了事件的轰动效应。正是在这众语喧哗的网络语境下,“老人倒地不扶”或“扶后反被讹诈”的新闻被反复炒作,个体议题被无限放大,“小概率事件”变成“大面积发生”。让人感到社会的冷漠和无情正在消蚀着热心和正义。助人者,引火烧身;受助者,恩将仇报。这个并不是我们社会最真实的面目,却在慢慢地透过网络放大并呈现在我们面前。“扶老人反被赖”的报道,让我们在潜意识里放大了做好人好事的成本,媒体的某些“新闻专业主义”信条,极容易伤害到新闻的职业伦理。
针对这种有碍新闻伦理的传播,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伦理学研究室主任卞绍斌曾直言:“媒体过多地渲染和报道此事,久而久之,纯然的良知将被蒙蔽,道德原则将主要受制于功利的考量。人们将不再相信道德法则,最终是道德感的丧失、道德法则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互联网上对此类新闻的大量跟帖,已经凸显了道德的窘境。
其实,稍有社会常识的人都知道,仅从数量而言,那些助人为乐的凡人善举,远比“扶老人被讹”要多得多。只是人们在做这些事时,认为再平常不过,没有必要大肆渲染,媒体也就没有机会曝光传播。这恰恰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居多,人心并不冷漠。另一方面,如今的司法环境正趋于公平公正,面对“扶人被讹”案件,法律自然不会缺位。在法律做出“讹没讹”判定之前,我们没必要站在一个假想的立场,对事情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更不要因为“扶老人被讹”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反复暴光,而让社会人人自危,让“善的本能”却步。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也一直受到弘扬和传承。老人摔倒,伸手去扶,这不仅仅关乎一个公民的道德,更关乎一个公民的社会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爱的不断接力传递,我们这个民族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我们这个社会在前进,在重构,在塑型。需要树立真善美的典型,播种更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只有我们报道更多的好人好事,善的信息才会传递,善的种子才会发芽,整个社会风气才会更好。所以,“老人摔倒扶不扶”,某种程度上是个伪命题,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围观的网民,都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