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买的酒精怎么“缺斤少两”?记者实验证明确实不足

04.12.2014  13:34

  医用酒精,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家里的药箱里都会备上一瓶,但是您注意过咱们买的这些酒精的容量是否达到它所标注的容量呢?这不,市民王先生前不久就买了一瓶1000毫升的酒精,但拿回家他发现,这酒精的容量不太对劲。于是他希望求助江淮晨报解答这一疑问。

  事件:市民王先生最近买了一瓶1000毫升(乙醇含量95%,可自行稀释)的酒精,可是他却发现这瓶酒精与实际标注的容量不符。“放在秤上称了一下,发现不足量。”王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他也多次发现酒精容量和实际标注不相符的情况。那么,事实真如王先生所说的这样吗?

  记者帮忙: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随机来到两家药店进行走访。记者在两家药店共买了2瓶500毫升(不同品牌、乙醇含量95%)和1瓶100毫升(乙醇含量75%)的酒精,单价在四块钱到六块钱不等。当记者问及是否足量时,两家药店的销售人员都表示不会有差错。其中一家药店的销售人员表示,一般来说,瓶装酒精都是厂家包装好未开封的,他们只负责销售。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记者来到了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生化实验室,看看这些酒精是不是真的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

  实验过程:

  凯华牌 95%酒精 量杯测量500ml 实际容量440ml

  井堂泉牌 95%酒精 量杯测量500ml 实际容量450ml

          75%酒精 量杯测量100ml 实际容量 95ml

  实验结果:三瓶酒精量均“缺斤少两”

  “可见这些标注的酒精量都是不达标的。”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实验员表示。那么,厂家的这种行为又是否合法呢?记者咨询了德恒(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正安,他明确表示,厂家的行为已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商家的这种行为已触犯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消费者发现自己所购买的酒精和实际标注容量不符,可以向商家要求赔偿,可以要求退一赔一。(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