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肥力争进5强
这个端午假期,合肥收到了一份“大礼包”。6月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合芜蚌正式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着身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合肥,又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未来将增添更强劲的创新引擎。
从自主创新试验区到国家级示范区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按照“成熟一个批准一个”的原则,在福厦泉和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分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在升级发展上探索更多鲜活经验。
早在2008年,安徽省就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09年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同意推进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后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重大政策试点。
经过多年的努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产业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初步探索走出一条以重点区域带动全省创新发展之路。2015年9月,中央决定以合芜蚌地区为依托,在安徽开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随后,安徽谋划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向国务院上报了相关方案。如今终于尘埃落定,合芜蚌成功加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阵营”,这也是安徽首次拿到这块金字招牌。
合芜蚌近年来的创新“底气”在哪
数据显示,近年来,合芜蚌三市GDP增幅均位于全省前三位,2015年分别增长10.5%、10.3%和10.2%,以占全省16.8%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42.4%的经济总量。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数达49家,占全省的55%,为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合芜蚌地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创新中心加速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701家,占全省的53.9%。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47家,其中国家级10家,孵化面积112.3万平方米;建立众创空间1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3件,高出全省7.02件。
尤其是合肥,“高、新”产业份额不断提升。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全面增长,实现增加值235.74亿元,增长14.2%。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增长领先,分别达到55.4%、37.3%;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分别增长17.6%、12.1%和16.7%。
此外,合芜蚌高新园区实力也在不断增强,集聚带动作用持续提升。其中,合肥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居全国第8位,形成了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等主导产业,成为全国“家电第一区”,建有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公共安全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进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等。
未来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高地
省发改委的相关人士指出,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合芜蚌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安徽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有效抓手。有利于形成以成都、长株潭、东湖、合芜蚌、苏南、张江等完整区域创新链,实现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接续发展、协同发展。
安徽拥有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一批处于国际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有利于加快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并且,促进国家与地方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打造参与国际高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
“十三五”期间,全省将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到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各个环节。今后,围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发挥合芜蚌国家高新区产业特色优势,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创建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高地。
新闻链接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至16个
据统计,自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几经扩围,示范区迄今已增至16个。除中关村,还有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江苏苏南、天津、湖南长株潭、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杭州、珠三角等。
在6月份之前,最新的一次扩容是今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设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辽宁沈大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此次半年内两度扩容,也说明“十三五”期间中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从效果上来看,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以来,有效发挥了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对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
相关新闻:合肥主要创新指标力争5年内“进五强”
2005年8月,合肥召开千人大会,正式启动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开启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这是一场沉默者的长跑,合肥选择了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合肥的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2006年合肥设立每年1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当时的财力状况下,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2008年开始增加到每年6亿元,并在全国率先出台《合肥市自主创新专项政策》;2016年预算安排自主创新资金7.6亿元。
今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期间参观了合肥科技成果展,对合肥的自主创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总书记指出,安徽、合肥“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动作快、力度大、成绩明显”,“超出我的预期”。
十年磨一剑。历经10年创新之路,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第一动力”。
强劲驱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即将获批合肥迎来“国字号”创新基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望近期“获批”,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启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其意义非比寻常。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安徽省、合肥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任务。”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介绍,这一“国字号”创新基地的落户,将有利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催生变革性技术,有利于搭建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桥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据悉,今年3月份,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发起合肥综合性国家中心建设方案论证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表示,合肥已经积聚了建设国家科学中心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优越的创新改革环境、丰富的高层次人才等都是合肥的优势。
同时,合肥还将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中国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工程平台,打造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一批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推进中科大先研院等10个以上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
政策护航:今年预算安排自主创新资金7.6亿元“真金白银”支持创新发展
2005年8月,合肥召开千人大会,正式启动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当时,纵观国内城市,在财政力量、高校数量、产业基础等多个方面,合肥都不是实力最强的城市,“集中各类资源和力量强力推进科技创新,舍得拿出最大可能的财力,最大程度地调动高校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合肥市科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舍得投入”可以说是合肥成功的秘籍之一。
“去年,合肥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056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位。”陈伟解释:“一旦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就意味着要按照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去年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18.2亿元,对于财政收入来说,那就是少了一块,但是合肥市一点都不含糊。”
2006年合肥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型城市建设,资金规模为1亿元,“在当时的财力状况下是很大的投入,受到科技部的充分肯定。”合肥市科协一位工作人员回忆。
根据粗略统计,2015年,合肥市本级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不下50亿元,并设立了产业基金和创投基金。
陈伟介绍,现在合肥已经编制形成《合肥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修订出台全市自主创新政策条款,更加突出对外开放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2016年,预算安排自主创新资金7.6亿元,天使基金规模达2.09亿元。
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2020年主要创新指标“进五强”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内容,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上海、合肥、芜湖等城市使用,建成长三角城市群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正是合肥,让量子通信从实验室一步一步走向了成果应用。作为中国量子通讯技术的代表人物、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曾回忆,“2009年的时候,还没意识到量子通信的产业化问题,是吴存荣书记当时提醒了我,是他催着我们成立了公司。”
坚持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合肥,正走在“播种与收获”的良性循环之路上。
今年4月,合肥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加快部署“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制定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合办〔2016〕5号),进一步强化未来5年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及责任分工。到2020年,形成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制度环境,主要创新指标力争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5位。
筑巢引凤:出台专项实施意见“养人”合肥将吸引更多人才落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大先研院视察时对科技人员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
“2015年新增本地院士5名,这是历年来院士增加数量最多的一年,合肥院士总数达81名。”陈伟说。
“一般而言,现在的高层次人才,物质生活早已迈入小康之家的水平。他们的主要需求,是要有干事创业的平台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合肥市科协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合肥则为这些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2013年,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谭春青团队,自愿将多年研究的燃气轮机技术项目在合肥进行中试和产业化,他们看中了合肥适合创新的土壤,被合肥市主要领导主动担任“第一服务员”而感动。2013年,7位哈佛博士齐奔科学岛,成就“七剑下哈佛,直奔科学岛”的美谈,现如今,这支致力于新药开发的团队已经吸引了15名博士、14名硕士,其中16人有海外学习背景。
合肥制定出台了《合肥市进一步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实施意见》,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引进计划、领军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培养计划、庐州英才培养计划等,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产业创新团队、本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刘刚 刘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