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航天白皮书:定个"小目标" 到火星月球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白国龙、胡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白皮书约11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发展宗旨、愿景与原则,2011年以来的主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发展政策与措施,国际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说,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活动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
白皮书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白皮书说,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持续提升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基本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拓展空间应用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积极制定实施发展航天事业的政策与措施,提供有力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航天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国政府认为,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其天体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助于人类的和平与安全、生存与发展。
定个“小目标”,到火星和月球去!我国将实施首次火星探测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胡喆、白国龙)未来,中国人是否也可以定一个自己的航天“小目标”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去月球、火星甚至“行星穿越”都不是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我国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
2017年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全面实现月球探测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表示,目前“嫦娥五号”正在按计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飞行产品正处于测试阶段。
纵观准备实施的月球采样返回探测计划,挑战与机遇并存。彭兢告诉记者,探月三期工程主要有四方面技术难点:第一是要在月球表面完成采样,第二是采样完成以后让飞行器从月面起飞并携样品进入轨道,第三是有史以来首次在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第四是对接完成后把样品转移到返回地球的飞行器上。
彭兢指出,这些技术难点在卫星发射前都会进行大量检测,直到全部计划完成,才意味着真正被突破和掌握。
此外,2018年前后我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首次软着陆。专家普遍认为,目前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还远远不够,关于月球仍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资源和未解之谜。
白皮书显示,我国将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突破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等关键技术;于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实施环绕和巡视联合探测,开展火星采样返回。彭兢表示,航天科学技术发展“超前布局、提前谋划”是关键,只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此次发布的航天白皮书还指出,未来小行星探测、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方案都将进行深化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并且适时启动。不仅如此,研究太阳系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息探寻等重大科学问题也将成为我国未来航天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