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河棚镇:“芝麻官”助建“小农水”
“我家这季2亩多田的水稻能够顺利地栽插下去,多亏了组长林克旺啊!”近日笔者走进舒城县河棚镇余榜村恒塘组走访时廖克陪如是说。
原来,廖克陪家的2亩多水田,由于唯一的取水源恒塘大塘年久失修,存不住水,从两年前就改种旱粮了,和廖克陪家这块水田在一片的还有50多亩水田,都是由于引不到水,不得不改成旱地。
恒塘大塘是恒塘组唯一的水塘,较大较深,水容量大概3000方,下游的50多亩水田灌溉用水、周围100多户的人畜生活用水、周边的住房山林防火水源都依赖这口大塘。但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缺少水利专项资金,大塘除了简单的维护外,一直没有进行全面的整修,大塘的出水涵管已全部被泥沙堵塞,溢水口也已出现严重崩塌损坏,塘埂更是出现多处裂缝,如果出现暴雨山洪,极有可能发生溃堤灾害,更是威胁大塘下面6户2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彻底整修恒塘大塘已是迫在眉睫。
“去年11月,我村根据镇上统一要求整合村民小组,成立中心村民组,林克旺就是那时被村民组群众推选为中心组长,成为我们这儿的“芝麻官”,正是他带领全组群众自发筹资、争取项目,自主完成恒塘大塘整修工程的。”余榜村书记夏一明说。
去年12月10日,恒塘中心组召开组长推选大会,62岁的林克旺被一百多名群众推选为中心组组长。选举结果公布后,当场就有几名群众提出:大伙儿都希望林克旺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几十年来多少届组长都未能啃下的硬骨头给拿下。
面对一百多名群众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林克旺无法拒绝,毅然接受了这份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当天晚上,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开始思考如何着手整修大塘的事情。
“大塘要整修,首先要搞清楚哪些地方要修,工程量有多大,需要多少钱。”林克旺说。第二天,他就找来本组的几名群众帮忙,一起查看池塘需要维修的地方,丈量尺寸计算方量,研究制定维修方案,请人预算工程支出。
经过半个多月的辛苦忙碌,林克旺心中基本确定了大塘整修的方案。于是他第一次以组长的名义召集本组群众召开会议,把自己十多天思考出来的整修方案向大伙作了详细介绍。
“放干塘水、彻底清除塘底淤泥、浆砌块石加宽加固塘埂、重新架设放水涵管、硬化塘埂路面、加装塘边护栏,整个工程下来大概要6万多元。”林克旺最后总结道。底下一下炸开了锅,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起来。“这个方案好是好,就是钱太多了,我们组才100多人,每个人的要摊500多块呢!”“500块太多不现实,每人50还差不多,能不能再想想别的办法?”最终,群众会议确定按照这个整修方案分步实施,先清淤、加固塘埂、架涵管;群众每人集资50元。
很快群众主动把每人50元的集资款交到林克旺手中,一共是5200元。整个工程至少要5万元,这点资金对整个大塘整修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接下来怎么办?林克旺首先想到寻求村集体帮助和政府支持。于是他找到镇村两级,把恒塘大塘整修是中心组群众迫切期盼、实际迫切需要、自己真心想为群众办事的想法说明后,镇村两级都十分支持,村两委经过研究后,决定从十分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元,支持大塘的整修;镇政府也表示:县水利部门小农水项目资金到位后,立即拨付给村民组。就这样,还有2万多的资金的缺口,这时,林克旺想到自己在外当老板的弟弟林克付,于是拨通了弟弟的电话。林克付常年在外搞工程,但是也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村里修路搞建设他也经常捐款赞助,就这样,又落实了2万元的资金来源。
水利兴修的最佳季节是冬季,恒塘大塘整修已经错过了这个时节。为了不影响大塘下游的50多亩水稻栽插,正月十五刚过,林克旺便找来挖掘机,挖开塘口,放干塘水,开始清理塘中淤泥。刚开始,淤泥全部用车运到别处,一趟运费要50元,大塘已经几十年没有清淤,淤泥方量太多。他心想,能不能就近处理这些淤泥,这样能省下不少运费。正好在池塘上方有一块荒芜的旱地,为了方便池塘清淤,他只好用自家的1亩多的良田换来这块仅0.7亩的旱地。这样,就省下了淤泥外运费近2万元。为了抢抓晴好天气,林克旺让工人中午在自己家中吃饭,节省了中午来回的时间,就这样,挖机连续作业10多天,才把塘中的淤泥彻底清理干净。
接下来,是又一项重点工程加固塘埂,架设涵管。建设需要砂石,由于本镇以前的非法砂场被全部关闭拆除,砂石要从庐镇运下来,每车含运费要260元,拉了6车块石后,林克旺觉得砂石全部从庐镇购买成本太高,得想办法就近取取材。于是他找来挖机,从不远的河滩挖取砂石50多车,又省下了5000多元。为了尽早整修好大塘并能保证工程质量,林克旺和村民们请来了专业的施工队来建设,每天他第一个来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除了指挥和监督施工外,还要安排人员和采购材料。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在3月底,塘埂加固工程终于顺利地全部结束。
“大塘的存水量增加到4000方,塘埂从原先的0.5米加宽到2米,现在存水量更大,下游水田的灌溉问题解决了;大塘更安全了,下游的几家住户再也不用担心吊胆地过日子了。下一步,我想动员村民把塘埂边分散的厕所集中生建到一块,再把塘埂路面硬化起来,建上防护栏杆,还要在池塘里养上鱼……”林克旺介绍着自己的打算如数家珍。
“象恒塘大塘这样的小农水工程,由群众自己筹资、上级项目支持、社会资金注入共同建设的事例,在河棚镇还有很多,这完全得益于去年在全镇推广中心组长建设。”河棚镇党委书记汤安和说。
2011年,河棚镇在黄河村试点中心组长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中心组长待遇、设立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等措施,很好地调动了中心组长工作积极性,村级各项工作都走在全镇的前列。去年11月,河棚镇党委在黄河村三年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心组长的选拔作用和考核激励机制,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广。将260个村民小组合并成153个中心组,并由村民民主推选出153个中心组长。中心组长年报酬按中心组200元/组+人口数×1.5元,由镇里统一打卡发放;绩效考核奖励按中心组人口数×3元,年终从村自筹资金中兑现。对群众满意、年富力强的中心组长,镇里还将作为村后备干部重点培养。
镇党委书记汤安和说:“自从中心组长队伍建立后,解决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计生、防火、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秸秆焚烧等工作,中心组长都积极主动参与和协助,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各项目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 来源:舒城县河棚镇信息站 作者:路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