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全省劳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30.04.2018  19:13

劳动创造财富,奋斗铸就伟业。全省广大劳动群众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主人翁责任感,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大显身手,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攻城拔寨,在服务群众最前沿建功立业,坚定不移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汇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磅礴动力。

  弘扬劳模精神 汇聚实干力量

  焊花闪耀,弧光流淌。 4月26日上午,合肥燃气集团焊工班,32岁的省劳模陈标与同事们一起,或坐、或趴、或跪、或卧,专注地进行电焊作业。 “电焊工岗位虽小,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气安全,每一个焊缝都要精准作业,不能有一丝马虎。 ”陈标说。

  在陈标眼中,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责任担当,是对工作专注执着、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凭借过硬的焊接技术和这份专注执着,陈标与自己的师傅、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童乃刚一起,带领班组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先后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近日,“童乃刚·陈标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每一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体现着社会的精气神。2017年,我省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共同表彰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425名省劳模、171名先进工作者和77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全省上下积极选树典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掀起学、赶劳模先进的热潮。省总工会召开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座谈会,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累计组织劳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劳模先进事迹巡讲和志愿服务活动885场次。

  全省发放省部级以上劳模专项补助资金2900余万元,覆盖劳模3443人;提高标准,为1882名80岁以上的省部级劳模发放了总计240.72万元的高龄补贴;组织开展14个批次652人次的劳模疗休养活动,进一步把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关怀送到了劳模心中,让劳动伟大、劳模光荣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提升职工素质 推动创新创业

  “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勤于学习,善于实践,一定能成就属于自己的闪光人生,在实现自身劳动价值的同时,为决胜全面小康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中铁十一局女职工陈玉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玉英牵头研发的一体式智能变频压浆台车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我省首届职工创新成果评比二等奖。自动上料、自动搅拌制浆、自动称量调节水泥和压浆剂比例,应用于混凝土搅拌施工实践,可以减少40%的人力投入、节约40%的工作时间。在商合杭高铁施工中,混凝土上料不再是人工搬运,而是通过螺旋管道封闭式输送,避免了工人长期接触混凝土粉尘诱发职业病的风险。生产500孔箱梁可节约直接成本100万元左右。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一年来,我省举办第二届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组织200多万名职工参加220项行业性技术比武活动;评选出89个创新成果;新命名2家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49家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实施职工技能等级提升奖励计划,省总工会为402名新晋升高级技师的职工(含农民工)每人发放1000元技能等级提升补助。

  全省首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比活动评选出的89项职工创新成果,共创造利润26.2亿元,节约成本13.4亿元,带动合肥、蚌埠等市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等活动,引导广大职工为改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贡献智慧和力量。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评选命名活动,在全省带动建立各级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1095个,共获专利数1524项,创新及攻关数3786项,推动职工群众性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传递榜样力量 引领时代风尚

  劳动模范是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充分彰显了江淮儿女的时代风采,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学习先进事迹、践行劳模精神。我省将继续加大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宣传力度,讲好劳模和工匠故事,组织开展“走近劳模身边、走进劳模企业”系列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职工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借助“安徽省劳动模范协会”微信公众号,省总工会全力打造互联互通的“掌上劳模微服务平台”。今年,全省各级工会将继续发挥好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化平台作用,大力为劳模先进人物搭建交流平台,帮助他们获得再培养、再锻炼、再提升,影响和带动全省广大职工学赶先进、争当劳模、比作贡献,争当“江淮工匠”。

  “我们还将推动具备条件的全国劳模普遍建立创新工作室,不断提升劳模工作室技术创新水平,使其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广泛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优、建功立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记者 贾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