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腐败顽疾”现象调查:频现“塌方式腐败”

14.04.2015  11:15

2001年到2004年间,皖北地区爆出以原副省长、阜阳市委书记王怀忠为首的腐败窝案,共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24人,引起全国震惊。然而2012年以来,皖北地区又接连爆出类似的“塌方式腐败”:萧县县委书记毋保良落马涉及80多名干部,包括6名县领导、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和几乎所有乡镇的“一把手”。泗县县委书记晏金星落马,全县40多名干部涉案被免职。

十年反腐,皖北地区为何仍频现塌方式腐败?“腐败顽疾”症结何在?如何让这个“腐败多发区”加快走向风清气正?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十年以降:皖北频现“塌方式腐败”凸显政治生态顽疾

2001年,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落马,拉开了一起特大腐败窝案的序幕。2004年,王怀忠被依法执行死刑,期间一个根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周边的贪腐集团被查处:包括原市长李和中、副市长王保民、傅洪杰等11名厅局级干部和12名县处级干部,牵出47起腐败案件,涉案3亿多元。

但时隔约10年之后,皖北再次爆发类似的“塌方式腐败”:宿州市萧县县委书记毋保良受贿1900多万元落马,全县80多名领导干部涉案,包括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县人大副主任、副县长等数名县领导,以及公安局长、财政局长、交通局长等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和全县23个乡镇中的20名党政“一把手”。

而同在皖北的泗县,随着原县委书记晏金星落马,40多名干部也因违法违纪受到免职等处理,包括两名副县长,财政局长、发改委主任、卫生局长等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和多名乡镇领导。

对比从王怀忠到毋保良、晏金星的“塌方式腐败”,除范围从一个市缩小到一个县,多个方面高度相似:

——涉及面广、程度深。以主要领导为首,涉及多名领导班子成员,蔓延至多个直属单位和下级党委政府领导,形成一个区域性贪腐集团。

——以“人情、礼金”为纽带。多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际,以“人情来往”名义,上下级之间“半公开化”的行贿受贿。王怀忠曾收受一千多人的贿赂,毋保良、晏金星分别受贿一千多次和六百多次。而收不收礼、收礼多少,又成为上下级之间“亲疏”的象征。

——给当地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这种以主要领导为首、金钱为纽带形成的官场同盟、官商同盟,破坏了政治生态,挫伤许多干部的积极性。打破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行贿商人非法获得暴利,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损失。不良政风带坏民风,使社会上遵纪守法的意识淡漠,“办事找关系”、“事事钱开路”的观念盛行。

——社会矛盾积累。由于“权”“钱”横行,社会正气不彰,许多错误的人和事“无人管无人问”,不少社会矛盾越拖越大,上访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