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明察暗访 揭露问题明确整改方案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通报了全省开展的脱贫攻坚调度督查情况,要求各地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对下一步整改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部署。
明察与暗访结合 全面掌握各地脱贫攻坚进展揭露六大问题
据悉,省政府开展这次调度督查,采取省政府领导同志带队督查与检查组检查双线督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点督查与随机点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省政府领导同志督查组实行明察,根据事先确定的督查内容,随机抽查一个村,对照村贫困户花名册,随机抽出贫困户,以户看村,以村看乡(镇),以乡(镇)看县。扶贫、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实行暗访,兵分六路深入到五市七县(安庆市岳西县,六安市霍山县、霍邱县,阜阳市临泉县、阜南县,宿州市灵璧县,亳州市利辛县),走访35个贫困村、85户贫困户,全面、真实地了解掌握各地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
据省政府办公厅通报,总体上看,各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各项工作迅速展开,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形成良好开局。但这次调度督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帮扶举措不够精准,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宣传不够明晰,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从严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 建立财政脱贫资金使用负面清单
《通报》要求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贫困数据口径不一、底数不清问题,将开展“全省建档立卡精准核查月”,确保贫困人口识别精准。依托大数据平台,定期核查建档立卡信息,将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退出,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台账,做到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动态管理。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贫困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贫困县及所在设区市要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监督,从严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建立财政脱贫资金使用负面清单,对扶贫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贪污、侵占、挪用等行为“零容忍”,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的必须严肃查处。
研究将慢性病纳入健康扶贫体系 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
《通报》在整改意见中指出,虽然我省已有大病救助的专门政策设计,但尚未将慢性病列入救助范围,导致因病致贫严重。针对这一情况,要精心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研究将慢性病纳入健康扶贫保障政策体系,逐步扩大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范围,逐步提高支出型贫困家庭重特大疾病患者的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探索让贫困户在普惠制基础上享受特惠政策,建立健全新农合、商业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相互衔接、共同保障的重大疾病救助体系,让因病致贫、返贫群众得到及时救治、尽早康复、恢复生产。
精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地区倾斜力度,构建贫困地区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通道,今年要确保建成3.4万公里。同时,健全乡村公路管护机制,使乡村公路长期发挥效益,真正成为致富路、希望路。
正向激励确保先摘帽者不吃亏 扶贫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根据《通报》提出的整改意见,安徽省将对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派驻情况和履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加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服务和考核力度,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或履行职责不力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及时调整或“召回”。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将选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长开展精准扶贫的成效纳入派出单位机关效能建设考核内容,做到贫困村不出列、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单位和责任人不脱钩。
把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对扶贫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予评先评优,3年内不得调离。
脱贫摘帽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对于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还要完善政策保留接续、适当奖励等正向激励机制,保证苦干实干先摘帽的不吃亏,避免出现边摘帽边返贫的现象。(记者 彭旖旎)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