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A股上市公司数量居中部第一

12.12.2020  18:44

  从扶贫“绿色通道”全国首家上市企业——集友股份,到近10年来全国首家餐饮类上市企业——同庆楼;从国民网上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到量子通信科技第一股——科大国盾;从稳妥推进“面值退市”第一股——中弘股份的平稳退市,到在全国率先与地方法院建立投资者保护协作机制……“十三五”以来,我省资本市场实现体量规模、质量内涵、效益贡献的全面提升,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资本源泉充分涌流,市场生态持续优化,为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A股上市公司123家,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9位。今年,全省资本市场攻坚克难,实现逆势上扬,17家企业首发过会,占近5年来新增量的近一半;科创板实现突破跃升,7月初第一家科创板企业——皖仪科技上市,如今已有12家“硬科技”企业进入科创板;对接新三板精选层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率先发力,翰博高新、佳先股份和金春股份、蓝盾光电在全国首批上市挂牌。此外,目前全省过会待发、在审、辅导备案企业分别有9家、20家、58家,均居中部第1位。我省还积极推动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296家,居全国第7位;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总数达6880家,居全国第一方阵。私募基金迅猛发展,目前共有管理人224家、管理规模达3221亿元。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行上市转化为公众公司,这些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规范,为安徽企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典型示范。

  “十三五”期间,我省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突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既包括传统制造、食品餐饮、批发零售等实体经济“压舱石”行业,更涵盖量子通信、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动能“发动机”行业,还囊括公用事业、医药卫生、清洁能源等国计民生“定盘星”行业,为畅通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依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主平台和并购重组主渠道,一大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上市挂牌企业和债券发行人利用股权、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多元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并购重组,有效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财务结构,整合了优质资源,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深化了民营小微经济发展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此外,通过直接融资的放大效应,吸引了相应的配套资金和信贷资金,有力带动了投资、就业和消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体量规模快速上扬、效益贡献全面提升,而在质量上,运行秩序和生态环境也明显优化。我省始终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前瞻性和渗透性,构建立体化综合治理体系,努力让监管执法走在市场乱象、违规行为、风险曲线前面,全方位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市场持续稳健运行。先后推进中弘股份等3家企业平稳退市,成功化解10余家上市公司风险;累计查办案件80余起;构建了以省证券期货纠纷调解中心为平台,投服中心专业调解为补充,与全省人民法院广泛对接协作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指导建立6家省级投资者教育基地,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监管力度、执法广度、处罚深度以及服务温度显著增强,企业姿态、市场状态、投资者心态以及环境生态明显改善。

  5年来,我省资本市场强势前行、稳中快进、成效突出,展望“十四五”,安徽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强监管、严执法、优服务、广协作,推动更多资本要素更高效、更便利、更畅通地直达实体经济,实现监管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努力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闯出新作为。(记者 何珂)

[ 编辑:郝倩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