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万商资源 促产业升级
时隔五年重启的徽商大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扣“发展新理念、转型新机遇”主题,搭建了汇聚万商的开放平台,迸发出创新创业的时代强音,凝聚着加快产业升级的行动共识。
省委书记李锦斌在大会开幕致辞中明确指出:“本届徽商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创新创业‘新徽商’,共同绘就美好安徽新蓝图。 ”为期两天的大会上,打造创新创业新徽商、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成为贯穿始终的主题:大会推荐和签约的项目严格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标准;各场论坛聚焦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研讨培育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务实之策;多项对接活动,旨在打通人才、技术、资本的对接通道,突出创业孵化辅导、创业基地建设,努力营造让更多“新徽商”加速成长的宽广平台。
广聚资源:以开放促创新,引资引智并重,推动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太赫兹科学城”,是本次徽商大会上签约的重大项目之一。这一项目也是我省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建设的重点项目,未来将有望被打造成“领跑型产业”之一。
代省长李国英在大会主旨论坛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我们将依托量子通信、智能语音、新材料等领域的一流技术,打造世界领先的量子信息、高容量智能芯片、未来网等领跑性产业。
根据我省推进“三重一创”、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本次徽商大会推介的产业项目、达成的产业合作,集中在材料和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和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努力吸引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快推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列出160多个重大项目,今后5年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大会主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经济新常态下,无论是全国还是安徽省,投资空间仍然巨大。同时,国家进一步放宽放活民间资本投资,将激发更大的投资增长潜力。安徽的产业项目必须要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投资者来到安徽。
大会取得的成果也印证这一观点:经过前期对接,大会已达成协议和意向合作金额共3160亿元人民币,60个集中签约的项目,外资项目30个,投资总额28.5亿美元,协议外资23.8亿美元;内资项目30个,投资总额762亿元人民币,协议引资760亿元人民币。
引资引智并重,是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务实路径。“2015年,安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2%,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不断提高,新的经济增长正在壮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但也要看到,安徽作为我国的科技和教育大省,创新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企业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技术转移和转化率还比较低,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强。 ”他建议,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作用,推进市场导向的创新,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市场主体集聚,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
在集聚产业发展要素资源上,本届徽商大会也进行了务实探索。其中的“跨国公司安徽行”活动,有150多家、200多位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境外商协会代表前往全省各地实地考察对接,必将推动更多项目合作,取得一批实实在在成果。
完善体系:推进技术、资本、平台、制度创新“四位一体”,加快创新型产业成长步伐
“未来的产业竞争一定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 ”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指出,依靠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技术实力、研发水平的整体提升,才能逐步积累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目前仁宝集团和联想集团合资在合肥建设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基地,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中心,带动着安徽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发展水平逐步完善和提升。
我省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份,独特的创新资源吸引着徽商大会客商的“眼球”。如何完善创新体系,与会客商纷纷结合自身所从事的领域提出真知灼见,为我省下好创新“先手棋”出谋划策。
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拥有4家上市公司、企业市值超过200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吕向阳是“新徽商”的领军人物。在他看来,创新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国际化的手段和国际化的体制机制,要用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创新要素。
随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深入推进,我省正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体系、资本创新体系、平台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系的有机链接,进而集聚更多创新资源,孵化更多创新企业,加快创新产业的成长步伐。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完善创新体系创造了新路径。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谈道,以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金融体系,让占到80%以上比重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加公平的金融资源支持,“很多的中小企业依托自己的信用,不需要抵押,在网上三分钟填写贷款申请材料,一秒钟款就到你账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介绍,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平台,苏宁已经为上千家安徽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数据方面的服务,在降低创业型企业的经营成本的同时,也助力小微企业进军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市场。
构筑平台:依托区位优势,推动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徽商已经成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生力军’。 ”苏宁环球董事长张桂平说,目前全国徽商企业上市公司有65家,行业领军和龙头企业约50家,各地徽商始终心系家乡。据统计,2015年全省5000万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276个,投资总额1048.11亿元,实现资金到位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因此,我省把大力支持广大徽商“凤还巢”,构建回乡创新创业的“徽商云”,作为加快打造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举措。
“上海包括江苏一些产业外移,最先还是要到安徽,从距离配套到产业配套条件上来看,它也是希望往近一点的区域进行转移。 ”王一鸣说,安徽要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标准,把握高铁网建设机遇,加快与长三角城市群整合步伐。
区位优势是我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依托。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着力依托地理枢纽构建交通枢纽,进一步发展公路、铁路、水路、空路、电路、气路、网路、商路,加快打造枢纽型经济动力核,推进大通关、大通道、大平台建设,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的新优势。
“先进、一流、持久创新的企业数量不多,是安徽发展面临的短板之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指出,这就需要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一流人才、一流科研成果,构建先进的成果转化机制。
开放型经济是人文经济、制度经济。大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透明化的营商环境,必将让开放的资源在徽商故里不断交互、聚变、升值,书写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精彩新篇章。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