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发声 共同维权

18.05.2016  19:22

近年来,海外华人的联合行动越来越频繁。团结起来,共同维权,这已经逐渐成为海外华人的共识。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长期以来,海外华人在许多人心目中留下了“爱扎堆,扎堆同时又不团结”等负面印象。在一些外国人的眼中,华人是关注个体利益而忽视群体利益,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政治利益的一群人。如今,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受到舆论广泛关注的梁彼得案日前刚刚宣判。这一次,海外华人团结一致的行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有人感叹:“这么多年了,我从来没看到华人这样团结过。”有媒体报道,在梁彼得案件中,从签名请愿到上街游行,华人群体表现出了空前一致的团结。在此前声势浩大的“2·20”全美华人大游行中,共有40多个城市的数万名华人同时上街支持梁彼得,成为美国历史上华人群体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除此之外,为了支持梁彼得,去年4月,以团结纽约乃至全美50州百万华裔为目标的亚裔维权大联盟也应运而生。

在欧洲,华人团结起来联合行动的趋势也逐渐显现。例如,根据当地媒体报道,针对华人在巴黎近郊的93省连续遭受暴力抢劫的现象,当地华人通过微信群组织起来,建立了“治安紧急救援群”,成立了93省华人居民委员会,携手抗击暴力。

团结起来共同维护权益,已逐渐成为海外华人的行动模式。中法友谊互助协会会长张常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联合举办维权活动、动员华人参加选举投票、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等,海外华人的心越来越齐了。”

声音够大才能引起重视

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选择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共同行动,这背后是各种因素的推动。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员张应龙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伴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以及海外华人群体的壮大,新移民的自信心在增强。遇到不公,华人开始敢于打破沉默,联合发声。正如有媒体评论的,“人们终于开始真正意识到,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座岛,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而且,“随着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诉求也开始增多,华人整体对各种活动的参与热情也随之高涨。”张应龙说。

此外,越来越多的华人发现,只为自己发声是危险的。去年9月,澳大利亚有华人店员遭到了当地青年的暴力攻击。这件事情在华人社区引起了广泛的抗议。一些参与抗议的华人举出了这样的标语:“这次你离开,下次挨打的可能就是你。”越来越多人开始明白,现在团结起来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

与此同时,“众人拾柴火焰高”。海外华人认识到,只有发出一致的声音,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法国,一些华人发现,遇到社会治安问题,寻求警方的帮助时,如果不团结起来,很难引起警方的重视。现如今,一些华人开始寻求联合报案,大家先约定好报案时间和地点,受害者再集合起来前往警局,结果,大大增加了警方的行动效率。张常豹说:“不论个人或社团,单干独往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凝聚在一起发力才更加具有影响力。”

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新移民占海外华人的人口比重变大,华人融入当地的想法和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张应龙称:“以新移民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认为,新移民相较于早期的移民,更加熟悉政治游戏规则。他们更加看重动员和说服的意义,善于运用社交媒体,积极联络广大华人群体。这些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转变,最终壮大了华人行动的队伍。

不仅仅是“反应式团结”

个体势单力薄,团结起来才更有力量。张常豹认为:“华侨华人的真正大团结,意义是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华人群体互帮互助,捍卫整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将更有利于华人融入当地社会,被当地主流社会认可。”而且,一个团结和谐的华人群体,也将有利于提升海外华人的整体形象。

不过,目前,海外华人虽然在团结协作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有分析认为,目前还有一些华人只是在排华事件发生的时候,才做出“反应式团结”。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李斧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同其他族裔尤其是犹太裔相比,华裔在团结合作上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华人群体的联合行动还存在着缺少权威的全国性组织和领袖的问题。

那么,之后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华人的团结合作呢?张常豹建议道:“未来华人联合筹办活动,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公平机制,确保成员可以顾全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一旁。”李斧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表示,华人在团结自身的过程中,也要跟其他族裔站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强大的联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