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退化面积超四成 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

19.12.2014  10:05

  农业部17日发布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这是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

  根据《公报》,全国18.26亿亩耕地(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前的国土数据)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为摸清土壤家底,农业部2002年即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工作。经过多年数据积累,2013年—2014年组织专家从耕地的立地条件、耕层理化性状、土壤管理、土壤剖面性状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划分出一至十等级耕地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公报》,评价为一等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基本不存在障碍因素,应按照用养结合方式开展农业生产,确保耕地质量稳中有升。

  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一定基础,增产潜力最大。预计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础地力平均提高1个等级测算,这部分耕地可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600亿斤以上。

  评价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9%。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应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

  我国耕地质量当前存在哪些问题?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徐明岗研究员说:“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耕地质量呈现出‘三大’‘三低’态势。

  其中,“三大”指中低产田比例大、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污染耕地面积大。据调查,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粗放的耕作方式,特别是化肥过量施用造成耕地质量的退化,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问题也很突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

  “三低”指的是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建设用地所谓“占补平衡”指的只是数量的平衡。专家介绍,一般来讲,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地力也要相差2—3个等级,其中1个等级就相当于每亩地100公斤的产能。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