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陷三大消费陷阱:保健 减肥美容 投资理财

16.03.2016  16:59

  有些闲钱,容易轻信——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不法商人的“目标”,一场场围绕老年人精心策划的骗局层出不穷。昨日,蜀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之心城南一环广场举办“3·15”宣传日活动,现场有不少老年人反映自己上当受骗的情况。记者梳理后发现,当下老年人经常陷入的消费陷阱多为三种类型:保健品、减肥美容、投资理财。

   万把块买保健品——无效

  案例:82岁的倪老是一名退休医生。去年下半年开始,倪老的老伴开始有了帕金森症状。倪老非常担心,常常带着老伴到处求医问药,效果一直不理想。一天,倪老偶然得到了一本健康书籍。书籍里面介绍很多人吃了各种偏方药品疗效显著的案例。病急乱投医。倪老当即拨打书籍内提供的健康咨询电话。很快,电话那端表示,只要购买5000元一个疗程的药品,倪老的老伴很快能康复。

  倪老深信不疑,通过货到付款的形式买了6瓶胶囊。还没吃上两天,倪老的手机上接到了各种陌生电话。有自称是医生询问病情,并建议继续购买其他药补充的。有自称是医保单位的,可以给倪老购买的药物报销,但是得先缴纳一定的税费。还有自称是病人家属,有更好的药物推荐的。很快,倪老又花6000元购买了两盒中药。

  药还在吃,但是老伴却不见好转。倪老心里疑窦丛生,于是赶过来问个究竟。

  释疑: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如果商家大肆宣传有特殊神奇疗效,老年人就要谨防上当受骗。同时,购买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不能听信各种方式的广告宣传。

   三千元求减肥25斤——失望

  案例:53岁的周阿姨最近有些发胖,注重外表的她来到一家减肥中心进行咨询。减肥中心对周阿姨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后,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按照他们的减肥计划,一个多月至少能够减轻25斤的重量。

  周阿姨很高兴,立马缴纳了3000元现金,并且与对方签订了一个减肥协议。“在协议上,他们说如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会全额退款。”

  周阿姨说,在接下来的减肥日子里,她严格按照减肥中心的要求,吃代餐,吃少量蔬菜水果,严格节食,几乎不碰荤腥。经过了40多天难挨的日子,周阿姨发现,自己虽然瘦了,却只瘦了8斤,离25斤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自觉受骗的周阿姨立马要求减肥中心退款,却被拒绝。

  释疑:针对减肥无效的投诉每年都会接到不少。有的减肥服务纠纷没有任何书面协议,有书面协议的商家也多会玩一些文字游戏。有的商家甚至推诿说消费者在减肥期间没按他们的食谱用餐。建议爱美女士在接受减肥服务前,最好到正规的医疗部门咨询自己肥胖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科学的方式减肥。

   花费数千元购买古董——被骗

  案例:李大爷是名独居老人。去年年底,李大爷在家中接到了一个“纸币收藏”公司打来的电话。“他们告诉我,购买他们公司的产品,不但有收藏、升值空间,还有冰箱、洗衣机等幸运大抽奖。”

  有点退休工资的李大爷心动了,于是,他通过电话购买了一个号称古董的花瓶。很快,货物送上门,李大爷交了500元现金。

  过了几天, “纸币收藏”那边又打来了电话,称又有一批值钱的古董在对外卖,非常的稀少,也非常的昂贵。鉴于李大爷是老客户,可以优先考虑。价格是1200元。买了古董后,有望获得50寸大彩电的奖品。

  李大爷于是又支付了1200元。随后,快递员送来了一个看上去有些显旧的陶瓷碗。谁知,刚歇了两天,电话那边又表示,给李大爷的大奖正在路上。只是,又有了非常有收藏价值的古鼎,需要3800元…接二连三的“好运气”让李大爷有些发懵。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李大爷求助于市场监督管理人员:“他们究竟是不是骗子?”

  释疑:如今,很多鉴宝节目使得收藏“古董”、“名人字画”等成了赚钱的好方法。很多老年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看到商家夸张的宣传时,会对自己不曾了解的领域产生兴趣。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老人的这种心理进行诈骗。建议老年人不要轻易进入自己不懂的领域,以防上当受骗。

来源: 合肥晚报     作者: 许建军 杨发苗 刘晓平 虞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