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如何扎根乡村
以建设区域文化中心为载体,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破解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难题,构筑城乡联动、区域互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创新成果被列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日前,记者走进宿松城乡探访——春节临近,年味已浓。日前,记者来到宿松县程岭乡,刚进集镇就听见锣鼓喧天,原来一些村民正在乡文化服务中心排练断丝弦锣鼓。在文化广场,不少群众围着戏台看戏,还有一些村民正在跳广场舞。一股文化年味扑面而来。
枞阳县麒麟镇新安村大舞台演出。通讯员 汤慧 摄
完善服务网络补齐文化短板
宿松古称松兹侯国,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过去该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服务网络不健全,农村文化人才外流、开展活动资金不足,农村文化服务很难满足群众的需求。
近年来,该县把区域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的良好契机,纳入全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规划纲要,纳入乡镇年终综合考核。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为文化中心添置设施,补贴中心开展文化活动;同时采取奖补措施,对村级文化示范点建设进行奖补,仅2015年、2016年,县财政就补助村示范点建设800多万元。在洲头乡乌池村,记者看到该村新建的农民文化乐园设计新颖别致,庭院式徽派建筑,闹中取静,文化广场、道德大讲堂、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活动中心等功能齐全。
宿松县委宣传部部长谢长兵告诉记者:“近年来,县里铆足力气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目前,全县22个乡镇均建立了综合文化站,208个行政村设立了210个农家书屋(包括2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专业黄梅戏演艺团体一应俱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起来了。 ”
在五里乡牌楼村农民文化乐园,记者看到除了室外的文化广场、文化墙外,还有文化活动室、乡贤文化馆、农家书屋、乒乓球室等,不少村民在这里看书看报或休闲锻炼。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过去,在农村搞点文化活动只能进祠堂,现在有了农民文化乐园,群众文化活动更丰富了。 ”
整合文化资源城乡区域联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好了,但农村文化管理体制断层、农村文化资源条块分割、农村文化投入不均衡等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一些乡镇、村因人才缺乏、资金有限,文化活动难以开展。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互动机制、协作机制、调度机制、竞争机制,实行统分结合,整合文化资源,重点推进区域文化中心建设,以区域文化中心统筹各乡镇、村的文化资源,区域联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宿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广新局局长吴云涛对记者说,按照“人缘相亲、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原则,全县22个乡镇划为五个文化区域,每个区域组建一个文化中心。一个中心牵头指导四至五个乡镇文化站,各乡镇文化站轮流坐庄组织文化活动,以乡情为纽带,以文化为载体,策划开展富有乡土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活动区域联动。
建区域文化中心,不仅有效地整合了农村文化人才资源、设施设备资源,方便组织活动,又降低了服务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基层文化服务的格局,各乡镇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互动交流多了,活动内容更丰富了,群众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如程岭乡文化服务中心组织的东乡泊湖农民文化艺术节、金坝村文化中心组织的临江文化区域广场舞大赛,参加的群众都达万人以上。据统计,近3年来,该县依托乡村文化中心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达200多场次,受益群众50多万人次。程岭乡文化站站长石玉琴告诉记者,现在举办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了,农村打麻将、打牌赌博的人少了,看书、下棋、学唱戏、学跳舞和锻炼身体的人多了。
该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洪云告诉记者,为整合乡镇文化资源,县委、县政府要求将群团、教育、体育、民政、计生等部门在农村的文化资源也纳入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等,整合项目、合力共建。如把党员活动室、文体广场、少年儿童之家、老年日照服务中心等,都纳入乡村文化中心建设,做到一个中心多种服务功能,避免了重复建设。
基层群众唱主角乡村文化添活力
农村的生活农民唱,丰富的活动农民乐。建设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网络,目的就是让基层群众共享公共文化,群众是否喜欢、是否满意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为此,该县坚持请基层群众参与文化中心建设,参与中心规划设计,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真正让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做主人,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
据介绍,该县把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在选点上,注意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文化热情较高,有建设积极性的乡村作为试点和示范点。在建设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新建或者改扩建的建设方式,不搞一刀切。在举办活动时,让群众参与策划组织,以群众创作的节目为主体,让群众演员唱主角,如举办群众才艺秀、民歌展演、广场舞比赛、讲故事比赛、群众戏曲展演等,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如二郎区域的黄梅戏、民歌民谣,凉亭河区域的诗词歌赋,县城周边的民间曲艺和文南词,东乡泊湖区域的灯歌灯舞、龙舟赛,临江区域的书法、民间舞蹈等。为推动民间文化团体和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政府每年向全县民间剧团招标,让中标的剧团送戏下乡,引导群众挖掘、传承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唤起乡村记忆,激发文化认同。此外,该县每年还组织“百姓明星送欢乐”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让百姓当文艺明星,让群众走上乡村文艺舞台。
吴云涛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要求各文化中心常年免费向群众开放,开放时间上墙,活动安排上墙,管理制度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县委宣传部要求所有农民文化乐园都要建立全年活动计划,确保每月有一次群众文化活动,每年承办一场区域性文化活动。县文广新局还提出“四进乐园”的要求,即文化志愿者进乐园、图书馆分馆进乐园、乡贤文化进乐园、数字图书进乐园,丰富文化乐园的活动内容,让农民文化乐园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的“精神家园”。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