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黑鹳与生态文化
20.08.2014 12:03
本文来源: 林业厅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人用文化来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善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状态,并通过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和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形式体现,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生态文化的内涵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在自然环境中,一种生物往往与10至30种其它生物共存,某种生物的灭绝会引起严重的连锁反应,甚至造成整个生物链的崩溃,并最终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动物,而动物的生存发展却可以离开人类。野生动物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鸟类作为动物的一个重要分支,与人类更是关系密切。据考证,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原鸟化石,距今有2.23亿年的历史。而,人类是世界上只有300万年历史。千百万年来,人类与鸟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并建立了伙伴关系。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动听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及迁徙过程中神秘的出现及消失,都强烈地吸引着人的注意,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及科学启示。
人类文明的诸多方面都曾受到鸟类的深刻影响。在人类的文化宝库中,鸟类几乎涉及艺术与文学的各个领域,可以称之为生态文化的源泉。
很多传世之作都是以鸟类为主题,鸟类也出现在器物纹饰、雕塑、建筑以及建筑装饰上。在我国和西欧等地发掘出来的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洞穴中,许多壁画和雕刻是各种鸟类,如鸵鸟、海雀、雉鸮、雁、野鸭、鸨、鹰雕及雀形目小鸟。某些壁画是各种鸟头人,反映出史前人类的幻想并具备早期宗教萌芽。以后鸟的图象更多地出现在图腾崇拜、宗教、巫术及占卜术中。在我国出土的新时器时代文物中,陶器上有鸟纹、玉器中的玉鹰;商代陶器上的凤鸟纹;西周时期青铜器上也铸有鸟纹;春秋时期霸国出现的鸟形盉;近代德国名钟鸟钟;古代部落的鸟旗等充分反映了人对鸟类的见崇拜与喜爱,鸟类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自然科学发展中,最著名的就是人类受鸟类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传说空前绝后的建筑文化瑰宝——北岳恒山悬空寺,就是受灵丘觉山寺僧人受黑鹳巢穴的启发,设计修建而成。
古代诸多文学家从鸟类受到启发,形成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诗绝句。我国古代《诗经》中所记述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恨别鸟惊心。”盂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无可耐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杂树生花,草长莺飞。”“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李商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等脍炙人口的名词佳句,用对鸟类的描写寄托了人类丰富的思想感情。明朝大迁徙遗址山西洪洞大槐树处至今仍有对联:“老鹳常牵游子梦,古槐永系故园情。”
在明清时代,当政者将鸟兽的图案用在文官服补子上,作为区分文武官员的品级高低。明代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鸂鶒 (古时指像鸳鸯似的一种水鸟),八品用黄鹏,九品用鹌鹑,杂职用练鹊。清代一品仙鹤; 二品锦鸡; 三品孔雀; 四品云雁; 五品白鹇; 六品鹭鸶; 七品鸂鶒; 八品鹌鹑; 九品练雀。
鹳鸟文化是鸟类文化中起源较早的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生态文化的一种雏形,生态文化的先祖。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有鹳鸟衔鱼缸,就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代表作。陶缸绘有鹳鸟衔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的画面,用白色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绘出鹳、鱼、石斧,以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效果粗犷有力,实属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
如今,在四川乐安湿地仍广泛流传着一个关于黑鹳的传说。
黑鹳彝族名字叫做“日则累毕”,是一种可以带来不祥征兆的鸟。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牧的人,把一只黑鹳打死后拣了回去。不久,几百只黑鹳黑压压地徘徊在牧人所在村子上空,迟迟不肯落下来。突然间,乐安上空乌云密布,闪电雷鸣,接着便下起了倾盆大雨,一直下了几天几夜。周边的村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而更可怕的是那个打黑鹳的人突然暴病而亡。村里有位姓麻查的老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只美丽的大鸟托梦给他,说这是因为黑鹳被打死的缘故,只有用两只公鸡在黑鹳被打死的地方做法事,才能保村民平安,并且只能是村里李子家族的毕摩。果然,村民们请里子家的毕摩做了一场法事后,天气变好了,村民们也平安无事。从此,乐安周边的人再也没有人打过这种鸟,成为当地人心目中一种可以带来吉凶祸福的 “神鸟”。至今,乐安乡周边的村民都知道黑鹳死的地方是一个圣地,神圣不可以侵犯,彝语称为“补你火提”,意为神秘莫测。只要是有人侵犯这块禁地,周边的村民都要自发的准备两只鸡到圣地请李子家的毕摩念经,这已成为乐安湿地周边村民代代相传的规矩。
从古文献记载来看,黑鹳在古代分布十分广泛,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晋、豫、陕、甘以及南方的两湖、两广、江浙、福建等地包括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都有记载。被称为“诗歌之祖”的《诗经•东山》中就有:“鹳鸣于垤,妇叹于室。”的记载,《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记述,这里所记述的雎鸠也可能就是黑鹳。《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这说明在这之前鹳鸟就存在并被人们关注着。春秋时代的《禽经》和宋代的《埤雅》都有:“鹳,水鸟也。”的记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鸟》还有:“鹳鷒,鶝鶔如鹊,短尾,射之,衔矢射人。”的提法。《毛诗陆疏广要》曰:“鹳,鹳雀也。一名负釜,一名黑尻,一名背灶,一名皁裙。”三国时,吴国陆玑撰《毛诗陆疏广要》书中记载:“鹳,鹳雀也,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其所描述的黑鹳形态特征,还和现在我们的形态特征完全一样,把我们鹳鸟描述的十分美丽。还有《雚经》对黑鹳的形态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绿觜、修颈、皓身、黑翅、赤脚、皂帔、¬胸釜、背灶、短尾、高大、类鹤而顶不丹。”《禽经》曰:“鹳俯鸣则阴,仰鸣则晴。仰鸣则晴是有见于上也,俯鸣则阴是有见于下也。”黑鹳能够帮助人类认识生态环境气候变化,认识大自然,总结自然规律。《本草纲目》和《格物总论》中均对黑鹳有:“巢于高木绝顶处”的记载。明代的老中医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一书中专门记述了以黑鹳命名的一种中草药叫老鹳草。相传该药是孙思邈云游至四川峨嵋山时,发现老鹳常啄食一种草后飞得雄健而有力了。于是,孙思邈对徒儿说:老鹳鸟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表示该草对动物有一定益处。随即命徒儿采回很多这种无名小草,煎熬成浓汁,让前来应诊的风湿病患者服用,并带些药草回去自己熬汤服用。几天之后,奇迹发生了,原来双腿及关节红肿的症状均已肿消痛止,并且可下地而行走了。喜讯惊动了各地山民,人们奔走相告,慕名前往治病的络绎不绝。有许多经过治疗痊愈的风湿病人,请孙思邈给此药草起一个名字,孙思邈略思片刻称道:此药草是老鹳鸟认识发现的,应归功于老鹳鸟,故取名为“老鹳草”吧! 由于中药老鹳草对风湿病确有显著的疗效,民间习用的老鹳膏和老鹳草外用膏药治疗风湿痹症一直流传至今,沿用至今。
黑鹳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一般身高体长约90—100cm,身长100—100cm,体重2—3公斤。上体、翅、尾及胸上部羽色亮黑,泛有紫铜、紫绿色光泽,胸腹部羽色洁白。眼周裸皮,嘴以及腿、脚为鲜红色,特别是嘴,鲜红靓丽长而直,嘴茎粗壮,嘴端尖细,其腿细长而鲜红。在阳光的照射下,黑鹳或悠然漫步于小河之中,或亭立于青石之上,全身映幻出多种色彩。
黑鹳没有亚种分化,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广泛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几乎遍及的全国各地。黑鹳在世界上为候鸟,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而在灵丘县黑鹳既是候鸟,也是留鸟。每年都有部分黑鹳留在灵丘越冬,2007年观察到的最大越冬群达32只,实属罕见。
黑鹳对繁殖、迁徙和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觅食处水深5~40cm左右,食物主要以鱼类为主,其次是蛙类、软体动物、甲壳类,有时也有少量蝼蛄、蟋蟀等昆虫。平均每小时进食约20次左右,取食长度以小于4cm的鱼类最多,占取食总次数的65.0%。
黑鹳营巢选择干燥和偏僻环境干扰小的地方。在我国的营巢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森林、荒原和荒山三种类型。在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黑鹳营巢都在山涧溪水旁、峭壁的悬岩凹进去的岩石平台上或荒山悬岩上两种不同的营巢环境。鹳巢距觅食湿地、水域等较近。黑鹳有沿用旧巢的习性。每年早春二月,营巢开始,如果当年繁殖成功和未被干扰,则第二年巢还将被继续利用,但每年都要进行修补,有的巢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庞大。
农历3月,开始繁殖产卵,每窝产2—4枚椭圆形、洁白色的卵,卵重90-100克左右。孵卵主要是由雌鸟来承担,雄鸟除了几次外出觅食外,其余时间均站在雌鸟的身边守护,遇到气温下降的天气,还常常再向巢中运送一些苔藓,供孵卵的雌鸟加垫巢窝。到了孵卵的中期,雄鸟也有时替换雌鸟孵化,以便雌鸟出外活动、觅食。经过30至38到的孵化,雏鸟按照产卵的顺序依次出壳,刚出窝的雏鸟眼睛微微睁开,全身布满了白色的胎绒羽,体重一般在100克左右。雏鹳出壳后的第二天就能吃食了,它们的雄雌亲鸟将捕到的小鱼吞下后轮流返回巢中,再将半消化的食物吐出,一般要分三次吐完,任雏鸟自行吞食。黑鹳的育雏期长达4个月之久,在雏鸟出壳后的20多天内,巢中时刻都有亲鸟守护以防天敌的袭击。出壳60—70天后的幼鸟就可以离巢进行试飞, 100天以后,幼鸟便随亲鸟大范围外出觅食,经过一段时间后,幼鹳独立生活,不再归巢。
黑鹳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由南方向北方迁徙,10月份开始向南方迁徙越冬,而留在灵丘的黑鹳则是集群越冬,越冬时晚聚早散。
黑鹳在民间一直被奉为“吉祥鸟”,人类对其敬而尊之。黑鹳文化在历史上表现为诗词歌赋、美术作品。而在现代更有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黑鹳系列作品、活动等。黑鹳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高雅端庄。黑鹳仪表堂堂,高雅伟岸漆黑油亮的羽毛,尤如侠客的风衣,阳光洒在身上显现出紫绿色的亮光,更增添了黑鹳侠客的风度。黑鹳下体是纯白色的羽毛,像侠客的衬衫,加上朱红而直立的长腿,长长伸直的脖颈,高昂的脑袋,粗健的长嘴,仿佛是一展临敌亮剑的雄姿,显示着力量、永恒、刚正、神秘、高贵、坚强。
志存高远。黑鹳具有强大的飞翔能力。在碧蓝的天空,头颈前伸,双腿后掠,飞姿似鹤。黑鹳不仅能鼓翼飞翔,还可长时间在空中翱翔,在有上升气流的地带,双翅平展不动,逐步升入高空,这种飞翔技巧为鹤类远不能及。黑鹳飞翔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黑鹳从不低飞,飞行高度都在300米以上,飞行时,完全一副志存高远的形态,这与人类志向高远,一展宏志的追求相吻合。
生性好洁。黑鹳因其生性好洁,被人视为“鸟中君子”。它不仅外形颇像,其性格更能充分反映。黑鹳只食清澈见底浅流中的小鱼、小虾、蝌蚪等,对肮脏之物,宁死也不问津。此外,黑鹳好洁的还表面在对清闲空气和晴空的喜好上。若是被工业废气迷蒙的地方,绝难看到黑鹳的身影。黑鹳喜欢在早上和接近黄昏的时候出现,雨后天晴也是它们最活泼兴奋的时间,因为那时候的空气是最新鲜清爽的。黑鹳的这种君子品性,与人何其相似。 团结互助。黑鹳越冬时表现为集群越冬,集体觅食,集体活动,集体巢居,团结互助,共渡难关。
尊长爱幼。黑鹳自产卵孵化时,雌雄必有一只守候巢穴,直到幼鹳出壳后,两只黑鹳也是轮流外出觅食,保证幼鹳的绝对安全,直到幼鹳出巢。而幼鹳在能够独立生活后,也并不急忙离开父母,要与父母生活一段时间,为父母搞一段时间的服务后,才会远走高飞,开始新的生活。爱幼尊长,又何偿不是人间美德?
忠贞不渝,不离不弃。黑鹳在四年后进入成年,黑鹳选择配偶标准较高,一般“恋爱”期要在一年左右,在此期间,相互了解,增进友情,生发情感。而一旦结成连理,便雌雄相随,终身不渝,不离不弃,堪称模范夫妻,世间典范。
与人为邻,和睦相处。黑鹳有的远离人群,有的与人共居,但不论哪种,黑鹳都与人和睦相处,黑鹳对人类无丝毫影响,它只是向人类展示优雅的外表、雄健的体魄、高尚的品质,处处折射出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人性。
弘扬生态文化,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对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而生态文化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建成美丽中国,生态文化建设是关键。没有生态文化,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就会大受影响。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普及生态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放到真正突出的位置,不断建设美丽中国才有现实性。
据专家评估,目前黑鹳的数量仍呈下降趋势,黑鹳数量下降很大的原因就是繁殖地生境条件的恶化,特别是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各种水域的污染,不仅使黑鹳的食物大量减少,也直接威胁到它们的健康发育。另外,人类对湿地的侵占压缩了黑鹳的食源,造成越冬黑鹳因缺少食物而被饿死、冻死的现象,黑鹳已经到了急需拯救的程度,加强有效保护刻不容缓。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好黑鹳不仅仅是保护了一个物种,更是延续发展了一种生态文化。
只有保护好黑鹳等野生动物,人类才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基础,才会拥有一个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美好家园。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野生动物,续写生态文化,建设美丽中国。
(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支福)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0.08.2014 12:03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