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特约评论】诚信:人之道,国之宝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将社会伦理规范对接主流价值体系以凝聚社会共识,这既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应对社会转型期诚信缺失现象的重要举措。它启示我们应以全新的视野审视诚信,它要求我们要以全民的行动共筑诚信。
诚信,是人之道。《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属性,努力求诚则是为人之道,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说,即世界是客观的唯物的存在,人也应当实事求是。诚是信的内在依据,信是诚的外在体现。非诚不立,无信不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从正面来看,一个人只有内诚外信,才能脚踏实地、有始有终,得到人们的信任与支持,进而取得成功;从反面来看,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诚信,失去了信誉,必致自败。
诚信,是国之宝。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对于经济发展、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转起到极大作用。《左传》有言:“信,国之宝也。”指出了诚信在治国理政、凝聚人心方面的价值。可以设想,如果社会生活中诚信不再,失信成风,就会导致人们互不信任、相互提防,就会造成社会诚信度下降,道德风险和社会运行成本加大,最终使人们对社会丧失信心,在对外关系中也会损害国家声誉和国际竞争力。
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是良善之区,是诚信之地。诚信的品质、诚信的言行,理应成为广大师生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不诚信现象在各个高校也时有发生,考试作弊、学术不端、借贷不还、弄虚作假,等等。虽属个别,亦足以破坏校风学风,扭曲善恶是非。校园诚信建设,仍须常抓不懈。
校园诚信建设,要重视认知的教育。诚信的道德认知并不是天生的,其形成离不开持续而有效的教育。我们要深入挖掘各类诚信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校园广播、校报、网络、主题班会等载体,用诚信的舆论引导人,用诚信的榜样鼓舞人,在广大师生心中播下诚信的种子。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率先垂范,树立诚信的榜样,用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学生、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做诚信的楷模,不断巩固强化他们对于诚信的认知和信仰。
校园诚信建设,要重视行为的养成。诚信的认知是基础,行为的养成是关键。我们要重视日常行为的引导规范,从每一天的小事入手,将诚信的美德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名家访谈、开展演讲征文辩论活动,让广大师生真切感受到诚信与成功、失信与失败的关系。要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运用诚信原则观察社会现象,了解广大群众对诚信原则的态度,激浊扬清,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合乎诚信的要求,让诚信变成一种习惯。
校园诚信建设,要重视制度的约束。制度具有规范性、权威性、稳定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地指导、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我们要注重各类诚信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比如,拟定学生诚信评估制度,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把奖学金、升学、就业与学生诚信结合起来,对作弊、抄袭、弄虚作假等行为予以惩罚,让诚信评价成为一种可以量化的体系,有效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对教师也建立类似的诚信制度,促使教师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国有诚信必兴,校有诚信必昌,人有诚信必贤。让我们把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言必信、行必果,坚定信念、实干兴邦,在恪守诚信中升华人格,在捍卫诚信中赢得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