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决定生死 创新驱动发展

26.05.2015  14:08
   中国绿色时报5月25日报道(记者 王旭东  陈永生  通讯员  李金成  邹卓君)  生态是荆门的资源优势。在湖北实施的“一带两圈”区域发展战略中,荆门处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
  绿色被摆在更显著位置。湖北的“三维纲要”中,“绿色”超越“市场”被放在了首位,变成“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
  湖北全省逐绿,实施“绿满荆楚”行动,荆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引擎,全力跟进,许多做法都独具特色。
   创新投入机制,政企“各取所需”
  钟祥市东桥镇境内的西客线公路两边,成排的紫薇与女贞树苗一路绵延,十分养眼。
  钟祥市林业局局长刘泽新说,这条路是大洪山旅游专线的一段,也是秋游农谷紫薇花海景观带的组成部分,长12公里,跨墩岭、黄集、联盟、马岭4村。6月到10月,这里会是一道红花绿叶相映衬的美丽风景。
  今年9月,荆门将举办第一届中国紫薇花文化旅游节,主会场设在钟祥。为如期完成“创森”目标,办好旅游盛会,钟祥市创新机制,强力推进秋游农谷紫薇花海景观带建设。刘泽新告诉记者,钟祥市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采取“土地流转,招商引资”“谁栽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办法,实现了绿化、美化高效率推进。经过土地流转和项目招投标,市林业局与精华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芳菲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建设合同。两家公司分别承接了南、北段各6公里的造林任务。
  为什么选择这种模式?
  “政府要的是景观效果,企业要的是经济效益,这样做是双赢。”刘泽新说,单靠政府无法解决巨额投资;企业参与进来,政府花不了多少钱,基地建设投入不到200万元就能做好。按照绿化投资方案,政府出资金流转道路两边土地,前10年每年给农民资金补偿。10年后,土地流转费由中标企业承担。苗木种植5年后,企业就可以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起苗卖苗、补苗种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有了。
  不仅是钟祥,整个荆门的造林绿化都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荆门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陆红明介绍,荆门实行以工程项目为主要依托、以基地造林为主要形式、以社会造林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发展为内在动力、以科学技术为建设支撑的机制,鼓励民营造林、社会化融资合作造林和企业原料林基地造林。政府每投入1元钱,就能撬动10倍的社会资金。2012年以来,全市投入森林城市建设资金超过80亿元。
   试点碳汇造林,实行“一票否决”
  不出门也能履行植树义务。荆门的碳汇造林丰富了植树造林形式,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容易地参与生态建设。
  2010年,荆门在全国率先启动机动车碳汇造林试点,统筹安排市直和中央、省属驻荆单位,按照每车每年500元的标准缴纳公务机动车碳汇造林资金,用于城区绿化,实现了机动车“零排放”。
  荆门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纯良说,通过缴纳碳汇资金的方式,委托专业造林机构造林,既丰富了造林形式,又保障了造林资金和造林质量,很受市民欢迎。据统计,全市每年可缴纳40万-50万元的碳汇资金,全部用于义务植树基地建设。
  为有效提高各部门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荆门实行现代林业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把绿化达标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的前置条件;同时,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把造林绿化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考核管理,对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市委、市政府还对获得突出贡献奖的县(市、区)林业局、乡镇林业站负责人实行职级高配。目前,钟祥、沙洋林业局的一把手都是副县级。
  在多种政策机制的合力作用下,荆门的绿化效果明显提升。全市相继关停29家采石场,完成生态复绿135.8公顷。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全部按生态园区规划建设,园区内企业、机关推行绿化达标,促进500家庭院小区绿化达标,培育了10个生态社区、10个生态企业和10个生态学校。
   严格奖惩机制,四级书记抓“创森”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类似的标语在荆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荆门上下齐“创森”,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多样而严格的奖惩机制。
  钟祥市采取“4+1”检查法,每季度对乡镇开展集中考核考评一次,全年综合排名,对全年4次考核都排名前6位的乡镇奖50万元,3次排名前6位的乡镇奖30万元,2次排名前6位的乡镇奖10万元;同时,对全年4次考核都排名后3位的乡镇,取消相应福利和奖金。掇刀区财政安排50万元,对大户造林30亩以上、基地造林100亩以上、通道建设达到5公里以上且行动迅速、质量好的单位,给予以奖代补。京山县新市镇将绿满荆楚行动纳入各村年度考核重点,要求每名村干部落实1000元浮动工资进行奖惩……
  荆门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书记主抓森林城市建设的领导机制。在荆门,造林绿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
  何止“书记”一个,荆门“四大家”领导无不重视生态。荆门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李昌文说,“四大家”领导每人都联系一个林业示范工程。3年来,全市共建设60个示范点,成为带动各地林业发展的样板。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荆门各级、各届主政者都建立重视林业、关心林业、主抓林业的工作机制和领导制度,这是全市生态建设获得大众点赞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