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创新创业
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制高点;多多创业,更好把握新未来。开局“十三五”,合肥经开区频频打出“组合拳”,全力以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千方百计奖补科技创新,奋力开创全区“二次创业”新局面。
2016年,合肥经开区把科技创新放在头等位置,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和原有奖补政策相比,降低了门槛,提高了金额,扩大了范围。同时推出“创17条”,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对孵化平台以及其培育的企业、团队和个人大力扶持。
【科技创新】 支持企业投入支持专利申报支持创新平台
支持企业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专利申报,打造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成果转化。今年,合肥经开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从三个方面支持企事业单位及个人。
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市级创新型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专项用于中心设备购置。
提高标准降低门槛扩大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合肥经开区对科技创新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对一些政策内容进行修改,提高奖励标准、扩大奖励范围,部分奖励的限制条件降低。例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当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的,给予管理团队一次性10万元奖励。以往,不仅要求企业当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还要求增幅达25%。
对主持起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分别给予4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3万元、2万元的奖励。而在以前,起草地方标准的企业,是没有资格获得奖励的。
在企业核心知识产权打造方面,新政策也更加“给力”。比如,新认定的市级及以上知识产权贯标企业可获得一次性5万元奖励,在老政策中,只有市级贯标企业才可获得这笔奖励。
创新成果加快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转型和发展。新政策增加了3条。“支持企业以专利质押贷款方式融资,对企业贷款额不足1500万元的,由开发区给予企业贷款利息和专利评估费一次性50%补贴。”
“在国家、省、市人社或科技部门举办的创业创新项目大赛中获得前三名奖项的优秀创业项目,并落户开发区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享受贴息的贷款额度不超过500万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17条”助建孵化平台事前事中事后均有奖补
鼓励创新,扶持创业。今年,合肥经开区对创新、创业的平台、企业、个人出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奖励扶持政策,形成了“创17条”。
“创17条”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对平台以及平台内企业、团队、个人给予补助。
——事前,引进知名专业机构来开发区设立孵化平台,对创建目标达到区级认定标准的,以“借转补”的方式对孵化平台给予前期软硬件建设费用5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助。
——事中,对新认定或年度考核达标的各级孵化平台给予35~50元/平方米/月标准的包括房租、水电、创新活动等在内运营补助,为鼓励孵化平台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开发区将参股孵化平台发起成立的基金,单个孵化基金出资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事后,从平台内新增的小微企业数量、在孵企业获得的政府性奖励资金或者股权投资额度以及孵化培育的规上企业、高企、上市企业数量等方面,给予孵化平台一次性奖补,最高奖补额达20万元。对新建或扩建的各级商贸企业集聚区、新认定的各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将给予1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补。
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最高可获500万元基金扶持
创新创业,关键在人才。对于孵化平台内的企业、团队和个人,“创17条”均有奖补。在人才队伍组建方面:
——事前,从运营补助、支持大学生创业等多方面对创业企业、团队、个人进行支持。
——事中,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开发区将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天使投资,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贷款利息,将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对经认定符合条件的个人,将给予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的全额贴息。
——事后,从高企认定、专利转让、技术合同交易额等方面对创业企业、团队、个人进行支持。
对大学毕业生(包括在校生)在区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示范基地内设立创业实体,并担任创业实体负责人或者股东的,给予每户5000元的一次创业扶持奖补。孵化器若引进了国内国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经认定符合条件的,每个团队可获得最高500万元的基金扶持。(梁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