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儿歌渐遭冷遇令教育人士担忧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会嫌多……”一首是经典的儿歌,一首是广为流传的“神曲”,当这两首歌放在一起,让孩子们选唱的时候,许多孩子会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后者,而且还可以边唱边跳。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合肥多家幼儿园和小学,发现“小苹果”之类的流行音乐,在孩子中间受喜爱度已经远远超越经典儿歌。
今天上午,在合肥青阳路社区的锦雯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儿童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自创儿歌。幼儿教师表示,儿歌应该在孩子中间广为传唱,但是目前,儿歌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现状
宝贝们爱唱“小苹果”
6岁的甜甜喜欢唱歌,即使在KTV里,她也能收放自如,各种流行音乐信手拈来,丝毫不怯场。可是最近,甜甜的妈妈李女士却有一些担忧,因为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现在基本上不愿意唱儿歌,而是对一些流行音乐爱不释手。
“像‘最炫民族风’、‘小苹果’这样的流行音乐,只要一出来,我们大人还不会唱,小朋友却一下子都会了,而且还能边唱边跳。”李女士告诉记者,开始的时候孩子唱一些大人的歌觉得很好玩,现在唱得多了,倒让李女士很担忧,“有些流行乐的歌词写得不是情就是爱,要不然就是逻辑完全不通的内容,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的时候,孩子问我们什么意思,我们也难以解释。”
李女士告诉记者,除了歌词之外,她更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些流行音乐变得过早成熟起来。
和李女士有同样烦恼的还有凡凡妈妈。凡凡今年7岁,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非常讨人喜欢。凡凡妈妈告诉记者,凡凡以前最喜欢唱儿歌,幼儿园的时候经常在家里唱学来的儿歌。凡凡妈妈至今还记得儿子送给她的那首儿歌,“我一天天长大,你一天天老,世界也变得更辽阔。从今往后让我牵你带你走,换你当我的宝贝。”
“每次听到这首儿歌,我都忍不住想落泪。那时候凡凡4岁,从幼儿园学会这首‘妈妈的宝贝’,回来唱给我们听,嗲嗲的童声加上动人的歌词旋律,非常令人感动啊。”
可是随着凡凡的长大,孩子却对儿歌越来越不感兴趣,倒是每天哼唱一些流行音乐,唱到激动的时候,还摇头晃脑,摆动身体。“孩子正在矫正身姿,而且嘴里唱一些我们听不懂的曲调,感觉怪怪的。”
“孩子不就应该听听儿歌,唱唱儿歌吗?为什么现在的小孩都喜欢流行乐,我有点想不通了。”凡凡妈妈的担忧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益处
儿歌对孩子的作用无法取代
听儿歌、唱儿歌,是幼儿情感上的需要,也是一种审美需要。儿歌在联系和加强家人的情感、沟通彼此的心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格以及训练语言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文学样式无法取代的作用。
庐阳区教体局音乐教研员吴启恩向记者介绍,儿歌的种类很多,它们简短有趣且朗朗上口,小朋友都喜欢读。像数数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游戏歌,“小皮球,学校里,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一二,二三七……”问答歌,“什么船儿上月球,宇宙飞船上月球。什么船儿海底游,潜水艇儿海底游……”绕口令,“妈妈摘瓜瓜/花花捧瓜瓜/花花追瓜瓜……”
“儿歌对于丰富儿童的语汇,发展儿童的语言,启发儿童的想象,增进儿童的知识,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吴启恩介绍,儿歌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很好的工具,比如数数歌可以培养孩子数字的观念,掌握顺序,锻炼计算能力。滑稽歌不仅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还能让孩子从一系列反常的叙述中加深对正面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儿童从反面联系进行思考的能力。
担忧
儿歌现状令人担忧
甜甜妈妈和凡凡妈妈等家长的烦恼其实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担忧。六安路小学的音乐老师李柯棣一直从事孩子的音乐教育,对此,他深有体会,“现在的孩子不喜欢唱儿歌,更愿意哼唱流行音乐的现象是存在的,这其中是由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
“孩子的音乐课本好多年都不变,这一两年还有一些升级变化,之前许多年都没变过。音乐课本里的经典音乐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变化很慢,有的还有一些老套了。”李老师分析道,除了传统儿歌没有与时俱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认为是当前的社会环境造成的。
“现在孩子们基本上看电视、看手机,听的音乐都是流行音乐,有的家长还特别喜欢孩子们表演大人的音乐,一些电视少儿选秀节目等,经常会看到一些小朋友,穿着紧身的衣服,唱着high歌,跳着劲舞,下面的大人们拍手喝彩。这样的场景其实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毁掉了孩子们的纯真。”李老师说。
宿州路幼儿园的王晓文老师也深有感触,“孩子们的行为有一部分都是模仿来的,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大人们干什么,唱什么歌,跳什么舞,小朋友就很容易学会了。”
“如今孩子有几个不会唱‘小苹果’啊?流行歌曲对儿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儿歌,像《一分钱》、《娃哈哈》这样经典、朗朗上口的儿歌越来越少。虽然幼儿教材上有儿歌,但缺乏传唱和流行的空间,能流行起来的多半是动画片里的主题歌,并不是纯粹的儿歌。”
破题
儿歌要加大创新,家长要转变思维
过早地接触流行歌曲,对于孩子们来说容易早熟,而且对于身体成长也有影响。
“儿童唱流行歌曲音域上不去,就会大吼大叫,对声带会有影响。孩子们最适合唱的还是儿歌,一首好儿歌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吴启恩告诉记者。
让儿歌回归孩子,在少儿教育者看来,需要的是学校、家长、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不能说孩子们现在不喜欢唱儿歌了,而是让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太少,贴近时代、贴近儿童的儿歌太少。因为儿歌市场不赚钱,创作和市场推广热度远远不及流行歌曲。”吴启恩认为,应该加大对于儿童歌曲的创作力度,在内容和形式上加大创新。
李柯棣建议,能否把一些具有安徽特色的内容加入到儿歌的创作中来,“像安徽的黄梅戏啊、凤阳花鼓之类,都是传统的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把这些和儿歌串联起来,对于发扬地方传统文化,也颇有益处。”
“儿歌目前发展情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课堂上,创新课堂内容,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孩子的音乐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形式。”李柯棣说道。
而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王晓文告诉记者,如今在宿州路幼儿园的家长课堂上,老师们也会对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帮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多给孩子们灌输童谣,让好的儿童音乐充斥孩子们的生活。“家长们不要觉得成人歌对孩子才是好的,那是一种误导,孩子就应该用纯真的儿歌来熏陶,用儿歌里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