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安徽省环保厅厅长汪莹纯: 加强生态安全监管 推进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中安在线讯 2017年4月27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安徽省坚持平安为基推进安全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分别对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态安全工作4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努力将安徽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的省份之一,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创造更加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近日,安徽省环保厅厅长汪莹纯接受本网记者专访,解答《实施方案》中有关生态安全方面内容出台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记者: 生态安全作为 平安建设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它出台的背景和主要意义是什么,请汪厅长给我们介绍一下。
汪莹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累积的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生态破坏、环境状况恶化等情况,生态安全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安全问题纳入总体国家安全的政策框架,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不仅如此,生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首先生态安全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安全就是维护人类生命支撑系统的安全。其次,生态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守护好生态环境底线。第三,生态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坚固基石。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工作之一。
省政此次府印发《安徽省坚持平安为基推进安全发展实施方案》,将生态安全作为一块重要内容作出具体部署,摆在更加突出的基础性、保障性位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对我省深入推进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具有十分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记者:我省加强生态安全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汪莹纯:根据《安徽省坚持平安为基推进安全发展实施方案》的规定,加强生态安全监管的主要目标是推进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争取到2020年,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分别达到94.6%、91.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记者:在确定目标之后,加强生态安全监管又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呢?
汪莹纯:加强生态安全监管,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抓:一是强化水环境污染防治。要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整治,依法清理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完善县级以上地表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无备用水源的县(市)2018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建设;推进水环境治理,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2020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狠抓工业集聚区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全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4.5%,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二是强化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实行联防联控联治,到2020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市PM 2.5 监测控制全覆盖。加快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完成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强化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开展施工工地、城市道路、混凝土搅拌站、物料堆场、港口码头扬尘治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加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全面淘汰黄标车。
三是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摸清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强化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风险管理,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严控工矿污染,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严查向耕地、湿地、滩涂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违法行为。完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四是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落实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强化放射性物质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开展公众场所安检设备辐射安全专项治理。
记者:为落实好生态安全监管,我们主要有哪些保障措施?
汪莹纯: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积极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广泛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其次还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确保不留监管死角、不留执法盲区。始终保持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衔接与协调,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增强环境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对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效震慑违法排污行为。全面清理阻碍环境执法的政策,依法严惩干扰、阻碍环境执法的行为,切实营造良好环保执法环境,维护环保执法权威。
再次是严格落实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实施地方党政领导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环保目标完成情况严格实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最后是积极落实环境保护领域各项改革措施。以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大对环境执法机构建设、执法装备、执法手段等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完善环保督察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环保督察作用,以环保督察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生态环保职责的落实。(记者 完颜华杰)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完颜华杰 编辑:许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