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受神经性纤维瘤困扰 刻苦学习高考超一本线100分
18年前,霍山男孩王宁带着一块褐色的“胎记”出生了。经医生检查,“ 胎记”是神经性纤维瘤。它越长越大,最终几乎覆盖了王宁整个右脸。求医、求学,18年来,王宁的人生路走得虽然跌跌撞撞,但他却没有想过放弃。他说,右脸,是上天赐予他的与众不同。今年夏天,王宁以超过理科一本线近100 分的成绩,跨进了中南大学的校门。
命运留下的“胎记”
从直线距离来看,王宁的家离霍山县城并不远。然而当记者驱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了一段路程后,车子再也开不动了。在砂石土路上,走了好一阵子,眼前终于出现了几间农村土房子,王宁的家就是其中一间,还是二十年前建成的。见到记者,王宁有些不好意思。走进他的房间,一张木板搭的床,一张被虫子蛀了许多洞的木桌,一个悬着的钨丝灯泡,极为简陋。
回想起儿子刚出生的情景,王提东说心里充满了希望。“ 盼着他能改变家庭世代当农民的命运。”然而,王宁3 岁时,脸上一出生就有的“胎记”开始慢慢长大,导致右脸歪斜。“借了钱,带他去合肥检查,医生说不是‘胎记’,是神经纤维瘤。那个时候,觉得天塌了一样。”医生告诉王提东,不痛不痒,暂时没有办法根治,只能长大一点割掉一点,还会压迫脸部神经。
虽然心里难过,但王提东没有对儿子说出实情。直到有一天,王宁哭着跑回家,说伙伴们对他的脸指指点点时,王提东抱着儿子痛哭了。这个深山中的家庭,仅依靠几亩地为生,根本拿不出钱去大城市治病。
通过读书找到安慰
自从被人嘲笑后,王提东明显感觉到儿子变得不爱出门,也不爱说话了。“ 我不敢送他上学,怕他受到伤害。”让王提东感到意外的是,经常窝在家里的王宁,喜欢翻看旧书,反复念叨几个认识的字。“长得不好,还是要认点字,念点书,不能做个没用的人。”王提东想通了,9 岁的王宁终于迈进了小学校门。因为右脸已经被纤维瘤几乎完全覆盖,王宁总是小心翼翼地躲着同学和老师的眼神,走路低着头。“我喜欢上学,上学可以看到很多书,在书里就能找到安慰,忘记烦恼。”王宁说,他尤其喜欢看励志类书籍,会让自己感同身受。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的王宁,在2011 年的中考中,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霍山中学,随后还被分到了理科实验班。王宁说,在班里,同学们大多对他都很好,这让他感到温暖,更加专心学习。上到高三时,王宁的成绩已经基本稳定在班级前三名。
同病相怜的小伙伴
在王宁的高中生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同班同学徐泗鑫。命运对差不多年纪的
徐泗鑫似乎更残酷,这个患了尿毒症的孩子,甚至无法长时间久坐听课。边治病边读书,徐泗鑫
就这样坚持到了上高中,并且打算对高考发起冲击。
“和徐泗鑫相比,我的情况好太多了。”王宁感慨说,至少右半脸的瘤子没有产生严重的痛楚,也不影响自己的思维和生活。“ 徐泗鑫很乐观,也很积极,说至少他还能学习。看着他,我有什么理由消沉呢?”相似的患病经历让这两个小伙伴惺惺相惜,俩人经常一起学习,相互鼓励。在今年的高考中,徐泗鑫也取得了高出一本线70 分的好成绩。
“王宁是化学课代表,平时同学有什么问题,他都乐于帮助解答。”霍山中学的祝贻林老师告诉记者,王宁参加过省里的奥林匹克竞赛,拿到过名次,平时还喜欢打乒乓球。大家渐渐看到,自卑的阴影正慢慢从王宁身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阳光、向上和自强。
请记住不一样的我
今年上半年,王宁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了中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试。10 0 分的物理满分卷,他考了 84 分,成功杀入面试。“ 可惜面试没过。”王宁的语气充满了遗憾,因为中科大是他梦想中的大学,他说以后会通过考研考上中科大。如今王宁早已放下心结,并不在乎纤维瘤这个“身外之物”。
然而,王提东偷偷告诉记者,孩子知道家里穷,上大学的学费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 要是能治,谁不想治好呢?”王提东说,孩子的这右半边脸,始终是他的心结。
“爸爸你不要担心,上大学后,我还是会好好学习的。”懂事的王宁给爸爸宽着心,“ 我以后要当个科学家,每天在实验室里,也不用和太多人打交道。”他告诉记者,已经想好怎么在大学里做第一次自我介绍了:“ 我会说,这特殊的右半边脸,正是让大家记住与众不同的我。”
本报记者邵婧张大为王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