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蝉联全国文明县城荣誉

03.04.2015  11:06

  3月31日安徽省文明网传来喜讯,繁昌县城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村镇复评考核,蝉联“全国文明县城”。

  近年来,繁昌县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理念,紧紧围绕“全省领跑、率先小康”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任务,坚持强工业、优农业、兴三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三农”现代化,县域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2008年以来,一直位居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前列,2010、2011年分别名列一类县第1和第2位。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04.2亿元,财政收入3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3.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7元,城镇新增就业8566人。主要做法是:

  一、做到“三个到位”,在落实创建责任上见行动

  按照组织有力、协调有力、保障有力的要求,努力调动全县上下开展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把创建责任落实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始终把抓好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抓手,编制了《繁昌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十二五”规划》,纳入了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近年来,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文明创建工作60余次,召开较大规模的创建动员大会11次、文明委主任会议38次、创建专题会议82次,积极谋划推进创建工作。二是组织领导到位。及时调整充实县文明委,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创建任务逐项分解,明确牵头单位、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严格落实联席会议、“县长上路”督查等制度,每月开展县辖镇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考核。 三是保障措施到位。将文明创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年来,县财政安排给县文明办创建专项经费500余万元,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让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出台《繁昌县创建文明县城问责办法》,先后对7个部门进行问责。

  二、抓好“三个载体”,在提升市民素质上下功夫

  始终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始终,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抓好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季学习教育和“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建立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和文明旅游工作;健全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2012年以来共举办2849场次,受众达14.4万人次;扎实做好道德典型推报工作,近年来共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1名、安徽省道德模范2名、芜湖市道德模范及提名9名、评选出三届繁昌县道德模范共49名,获得“中国好人”称号14名、“安徽好人”及提名11名、江淮志愿优秀典型12个,还开展了繁昌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最美家庭以及文明职工、十佳杰出青年等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了学习模范、尊敬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抓好文明细胞创建。把文明单位的争创过程,作为引导群众支持创建、鼓励群众参与创建的过程,成为学习先进、激励后进、整体提升公民素质的过程,成效显著:全县现有各级各类文明单位11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0个,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了文明单位常态动态管理;全县还开展了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五好文明家庭、美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文明楼院等创建活动。三是抓好和谐社区建设。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积极组织社区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社区教育讲师团,广泛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礼仪礼节等教育;开展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开展法律咨询、爱心帮扶、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县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1万多人,成员分布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建立了13个志愿服务广场,遍布全县各镇,成为该县文明创建工作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突出“三个重点”,在城乡统筹共建上做文章

  围绕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目标,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共建,着力改善城乡面貌,不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建设“有山有水有文化、宜业宜游宜家人”的优美城市,一批城市主干道路和公共建筑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图书馆还被评为“中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统一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政策标准,完善产权置换、货币化补偿模式,加快安置房建设,做到依法拆迁、和谐拆迁、惠民拆迁;出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办法及一揽子优惠政策,吸引县外户籍人口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来繁创业、就业、置业。二是强化城市管理。建成全省首个“县镇一体化”数字化城管系统,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管护、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大力整治交通秩序,优化公交班线和运力配置,新增公交班线2条、出租车96辆,完成27个老旧小区改造,理顺城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机制。三是美好乡村建设。几年来全县已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1186万元,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8863万元,吸引社会资金16200万元;推进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群众工作先行、规划设计先行、资金整合先行、“三清四修”先行、文明提升先行,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四、坚持“三个强化”,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动真格

  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营造和谐氛围,提升对外形象。一是强化效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大力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公开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两个集中、三个到位”,项目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快建成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在县直单位实施了公务员交流轮岗,开展民主测评“业务科室负责人”活动;强化效能问责,严肃查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群众对政风行风的满意率逐年提高。二是强化群众工作,优化社会环境。扎实开展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双联系”工作,全县65个县直单位与95个村(社区)、763名机关干部与1516户群众结对联系;制定党员干部群众工作360度管理办法,推动真走实访;2013年全县信访总量、集体访、重复访较上年分别下降30%、49.4%和71%,群众对党风政风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三是强化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实施“美好繁昌?美丽家园”整治建设专项行动,切割非法改拼装货车1871辆,安装封闭覆盖装置1400多套,在全省率先建成矿产品运输监控系统和环境质量智能平台,清运积存垃圾2830余处25400余吨,完成造林1.8万余亩、城市绿化44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三线三边”垃圾污染;紧紧围绕建立解决环境问题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制度,进一步发挥绿色发展基金作用,规范公安环保联动执法机制,以机制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五、打造“三个品牌”,在推进特色创建上求突破

  在扎实做好常规性、基础性工作的同时,我们紧跟形势变化和发展要求,着力打造三个品牌,努力实现创建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党政机关“亲切服务”规范化建设行动。在全县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中广泛开展“微笑服务、温馨繁昌”活动,全面推行“一笑、二礼、三声、四有、五心”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党政机关“亲切服务”规范化建设行动,通过建立公开、便民、高效、规范、可问责的服务机制,实现了全县机关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 “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程。全县共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4所,于2012年率先在全市实现了镇级全覆盖,为提升乡村孩子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阵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未成年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按照市场化、项目化、产业化的思路,探索创新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路径,攻克资金、技术、人才“三大难题”:县财政先期安排770万元,设立矿山治理专项基金,与广东宏大爆破公司合资设立宏大国源(芜湖)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撬动社会资本2.3亿元参与治理,采用高粒子喷播技术,成效显著。相关经验被中央媒体报道、在全省推进会上交流。

  文明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繁昌县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把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努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

  喜报同时通报了繁昌县孙村镇蝉联“全国文明村镇”、繁昌县平铺镇顺利进级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

( 来源:繁昌县平铺镇信息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