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四提”抓创新 优化审计大环境
全省审计机关实施“环境优化工程”以来,合肥市紧扣安徽新时期审计工作“提面、提能、提质、提效”的要求,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全力为审计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大环境。
——在“提面”上创新,不断提升审计覆盖面。财政同级审将四大预算收支情况以及市属所有开发区预算执行全部纳入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将财政政策制度贯彻执行和中央八项规定、约法三章执行情况及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作为主线贯穿始终,审计监督由点成线、由线到面,经纬交织、点面结合,审计项目覆盖到60多个单位,并依托财政联网审计系统,关注所有部门和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全部财政管理数据,监督面为历年同级审最广。 同时,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合肥市市级部门(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审计对象全面覆盖了市管干部、部门内管干部以及村级组织负责人,在制度上保证了审计的覆盖面。
——在“提能”上创新,不断提升审计能力。着力打造全市审计机关审计讲坛、学习周和领导干部研修班“三个品牌”,全面实施审计业务领军人才、高中级审计师和审计主审培养“三个工程”,加强市级预算执行、固定资产投资和计算机审计技能培训“三项技能”,开展岗位练兵、结对帮扶和审计标兵评选“三项活动”,深化审计实务导师制、信息宣传定期讲评制和干部学分管“三项制度”。同时,建立计算机审计能力档案,制定了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后续培养计划,并积极开展审计业务、案例、先进技术经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审计干部业务水平。
——在“提质”上创新,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计划统计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了每月和季度计划统计分析任务,强化分析和审计成果的运用。实施了《合肥市审计局审计整改操作规程》,在审计机关内部建立审计实施与审计整改相分离,由专职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审计项目“双审制”,选择部分项目实行“主审+计算机辅助主审”的组织模式,明确计算机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化了计算机审计质量控制。同时,强化审计过程管理,加强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的审议和执行监督,完善审计现场综合控制措施。
——在“提效”上创新,不断提升审计效能。修订了《合肥市审计局机关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暂行办法》,首次将年度项目质量检查纳入考核内容,并更加突出对审计主审、组长、组员的考核,在全局进一步形成了“业务冒尖、实绩领先”的氛围。同时,实施督办制度,对全局全年5大类近330项既定任务和新增事项进行督办。此外,以“保证数量、提升质量”为目标,修订《全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宣传考核办法》,下达了信息宣传工作任务,建立了约稿制度,并要求市局各部门和全市9县(市)区审计局均确定1名信息宣传联络员,完善了信息宣传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