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家公益素食馆开业半年 每天约接待两百位食客
合肥第一家免费公益素食馆——雨花斋开业半年多运营得怎么样?今天上午,记者探访了解到,雨花斋公益素食馆,每天约接待两百位食客,其中90%以上是老人。雨花斋钱粮物供给依然采用互助模式,由受用群体及各界爱心人士自愿捐赠。而素餐馆的服务人员也全部是义工,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些曾经是这里的食客。
低调开业人气火爆
雨花斋位于新蚌埠路与临泉路交叉口往南200米。雨花斋承诺,不管是什么人,每天中午都可以到雨花斋免费吃午饭,唯一要求是不能浪费。当时,雨花斋计划每天接待200人次就餐。
开业不久之后,记者多次来到雨花斋,发现虽然每天11时到12时是免费开放时间,但是每天9时许,门前已经排起长队,但并不拥挤,排队的多是老年人。
“每天都有两百人左右来吃饭,大多数人都知道有序排队。”店长殷女士告诉记者,偶尔有第一次来的食客,不知情会插队,但义工和他们解释后,他们也很自觉地排队了。
钱粮互助志愿服务
据了解,全国雨花斋的发起人,是建德广安禅寺的前住持文全长老。雨花斋的发起人一共有6位伙伴。目前雨花斋已经投资了五六十万,主要用来支付房租、厨师的工资和日常消费,除此之外,雨花斋钱粮物供给依然采用互助模式,由受用群体及各界爱心人士自愿捐赠。而店里的服务人员都是自愿来做义工的。
今天上午,记者在店内看到了一些熟面孔,住在南熏门桥附近、68岁的徐红珍,不愿留姓名的祝女士,住在葛大店的张宏女士和她78岁的婆婆,还有经营玉石生意的胡海燕,慕名前来的郭女士、王先生、周先生、潘总……他们陆陆续续带来了十几桶食用油、西红柿、大白菜、莴苣和藕,大家自发地擦窗、拖地、摆桌子。食客们吃完饭不需要洗碗就可以走。领取碗筷时,一名王姓义工还会向食客深深鞠上一躬。“每天都有两百人左右来吃饭,我每天要鞠躬两百次。”该义工说,鞠躬必须把身体下弯90度,双手把碗筷递给食客。
合肥素食市场没有形成气候
“这几年陆续有人在合肥开素食店,但总体上因为顾客少,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只好关门大吉。”业内人士介绍,合肥素食餐厅较少,功德居素宴馆、笑缘敞开素食馆、“去吃素”素食馆等等,一只手就能数得着。“当然合肥素食馆也有生意好的,到饭点会有人排队,但也有门可罗雀的。不可一概而论。”
对此,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吃素有诸多好处,但从营养学上主要讲究的是均衡、全面饮食,荤素搭配才更健康。“长期吃素并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会降低免疫力,比较合理的方式是,荤素搭配,调节肠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