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里的精彩人生——记“全国先进工作者”陶芳标教授
2015年4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里彩旗飘飘,暖意融融,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陶芳标教授因工作成就突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表彰。
毕业留校,一穷二白搞科研
1987年7月,陶芳标以卫生系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第一名的成绩留校工作,于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任教。“当时的教研室都很小,我工作的这个教研室1979年就建立了,但到我进去的时候也就只有三个人,条件简陋,大家都卯足劲搞研究。”陶芳标回忆道。为了搞科研,他背起装有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的工具箱,进入合肥及周边地区多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为了建立更加科学的检测规范,他引进了包括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青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等一系列国外先进的心理卫生评价方法。“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们才有今天的全国性、每年一次的青少年行为与健康监测研究。”陶芳标教授说。
1990至1994年间,陶芳标读在职硕士研究生,主攻儿童学习障碍研究。他先后对200余名存在学习困难的儿童进行了智力结构研究,为他们做脑电图,检测他们的骨龄发育情况。为了获得第一手关于儿童学习障碍筛查和诊断方法的外文资料,他先后三次前往上海,在几所高校的心理学系图书室里复印了多达1500余页的文献资料。“那个时候复印机不像现在到处都有,一所学校里也就个把台。复印费也很贵,得1元钱一张。”“那您当时应该有科研经费的支持吧?1500多元钱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啊!”记者问到。“没有,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科研经费,都是我自己掏钱复印的。”陶芳标微笑着说,“当时就这个方向写了8篇论文,版面费2300元,也都是我瞒着家里人偷偷自掏腰包的。”那个时候,陶芳标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200元,为了这笔巨款,一家三口节衣缩食,经常就着咸菜吃饭。然而,为了我校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的科研成果有所突破,陶芳标甘之如饴。
1993年,学校恢复了对青年教师的定岗定级制度,由于表现突出,陶芳标被评定为讲师,1995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又再次破格晋升为教授。
为了课题,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
2001年,陶芳标开始做“母亲的苯丙酮尿症(PKU)对子女神经发育损伤作用的研究”的课题。之所以会做这样一个课题,是因为它的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口的优生优育,关乎国民的健康发展。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我国每50个人就有1人携带该基因,每1万人就会有1人得上这种病。得这种病的人是不能正常代谢苯丙氨酸的,患病新生儿吃母乳之后,苯丙氨酸不能代谢,苯丙氨酸或酮酸的蓄积就会损害神经系统发育,患儿智力就会越来越差。不仅如此,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女性所生子女几乎都会有先天缺陷,其中90%以上有智力问题,75%以上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缺陷。
为了弄清患有这种疾病的母亲对她所生育的下一代都有哪些具体的影响,陶芳标在读博期间对长丰县24800位妇女做了调查,获得两个家系,但是样本数量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又将调查的范围延伸至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裕安区。“那几年我就像疯子一样的做这个课题,”陶芳标回忆道,“当时我手上仅有11万元的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启动基金。从2002年9月到2003年6月,我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就带着三五十个学生和青年教师,租两辆大巴车,带着他们跑遍了这两个区的所有村庄,调查的区域覆盖了138万人口。”值得注意的是,陶芳标在说到这段经历时,声音明显比之前高了一些,仿佛当年的那股疯狂的劲头还能影响到他现在的回忆。为了这个课题,陶芳标自掏腰包,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
“对一个教师来说这是一笔天文数字,我开始承担不住了,”陶芳标说,“那时候有外校的领导私底下找到我,说帮我偿还所有外债,条件就是我去他所在的学校工作。说实话,没有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更舍不得母校,还有和我一起工作的团队。每每想起那些可爱的学生和同事,身上就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拼命三郎”,推动学院和学科快速发展
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陶芳标已工作了28个年头。这28年的时光里,他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年轻时每天工作16个小时,现在年龄大了,体力有些跟不上,但记者了解到,他几乎每天晚上11点才离开办公室;今年的大年初一还和往年一样在办公室中度过。
1992年,我校与加拿大中国儿童基金会开设全国妇幼保健培训班,没有教材,他和同事一起自编;1993年,我校招收卫生教育成人大专班,没有教材,陶芳标一人编写了8本讲义;1996年,我校申报妇幼卫生的本科专业,陶芳标几十个夜晚泡在办公室写申报材料。因为爱人是医院的护士,经常上夜班,他们的孩子就只能放在同事家过夜。为了节省时间,陶芳标经常吃住在办公室里,即使他家就在离学院100米都不到的地方。他每年都要消耗几十箱方便面,把身体都弄垮了。
1999年春节前,陶芳标在自家的楼梯间里摔倒而骨折,在养伤的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找人帮忙制作了一张可以放在床上的小桌子,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伏案编写《妇幼卫生心理学》的教材。他用30天的时间写成了30多万字的书稿,堆放起来比床还要高。
他还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案例版《公共卫生学概论》,是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妇幼卫生概论》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副主编。20多年来,陶芳标坚持将医学科学知识和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普及于社会、学校和家庭,致力于公众健康促进,主编的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教材和科普读本达23册并印制数十万套,2011年获得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突出贡献奖”。
如果说陶芳标做科研是疯狂的,那他为了公卫学院的发展就是拼命的。长期连续长时间的工作使他的腰部患上了筋膜炎,经常疼得站都站不住。学生也经常看到他的身体都呈“S”型了,却依然撑在讲台上授课。实在站不起来时,他就用特制的绑带固定腰背。凭借着这股惊人的毅力,他从没有缺过一堂课。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陶芳标就带领科系老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妇幼卫生专业体系,并创立了以学科带动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其研究成果也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素质培养的5个平台——“走进公共卫生”平台,培养低年级学生公共卫生专业认同和专业思维;“理论与实践对接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网络化自主学习和训练平台”,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模块化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项目为导向的社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公共卫生学院从2001年成立至今,不过14年的时间,但是却充分展现了后起之秀的魄力。2004年,成功申报公共卫生硕士(MPH)的专业学位。200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获得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的博士点。2007年,申报成功安医大第一个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2009年,两个国家特色优势学科实验获得资助。2013年,成功申报安医大第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批省重大学科建设项目。
“优秀是能够复制的”
本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南楼现象”:让雏鹰们展翅翱翔》的通讯,描写的就是我校的一个“科研奇迹”——公共卫生学院的南楼十余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们仅用三年的时间就成功申报了十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而这一“奇迹”的带头人之一就是陶芳标。“个人的成功是渺小的,你的学生、你的团队、整个学院的人一起优秀才是事业的成功。”陶芳标一直认为,优秀应该是能“复制”的,一个学院和一个团队的优秀的“文化基因”是可以传承的。
陶芳标告诉记者,公共卫生学院的实验室免费对学生开放的。从去年开始,他们建立了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培训合格证制度,只要学生通过了特定大型仪器培训和使用考核,就能获得实验室大型仪器使用证,就能利用实验室的空闲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实验。“这是完全免费的。还给学生提供午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获得真才实学,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用人单位培养应用能力强的人才。”陶芳标介绍说。
为让学院的青年教师和刚毕业的博士尽快成长成才,陶芳标倡导建立了青年教师“科研接力工程”,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建立青年教师的团队,一切为了他们的成长。青年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团队,也可以融入其他的团队。“学院先后支持了十个以为青年教师为主题的团队,引导青年教师建立研究现场、人群、队列和样本库,为形成系统、系列研究的搭建平台。”说到这些,陶芳标显得很自豪。
十几年来,陶芳标和他的科研团队一直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敏锐地把握研究方向并紧密结合公共卫生需求。他们致力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人口出生质量的环境可控性因素研究,并已进入国内先进行列。近10年来,陶芳标主持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并成功地建立中国——安徽出生队列,在国际上全景性报道了该项出生队列研究,成为世界上17个大型出生队列研究之一,由此主编的《出生缺陷环境病因及其可控性研究》专著获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自然科学类入选图书;借助“863”目标导向性项目,领衔全国同行建立了我国城乡儿童青春期性发育评价常模,推动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环境病因及其健康效应研究;他注重成果转化,先后主持研制的3项国家卫生标准已颁布实施,历时十年自主创新研制的“小儿脑瘫的早期筛查”入选卫生部“十年百项”适宜技术,并面向全国农村和基层推广。
“我最感谢的,是我身边有一批积极向上、有能力的助手,有一批愿意勤奋工作、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有一批理解我、支持我的同事,也感谢很多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同行和师长,他们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帮助,他们都是无私的。”陶芳标说。(记者 殷泽文 俞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