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粮食产业化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19.04.2016  18:31

各市、县粮食局:

      为贯彻落实《2016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皖粮办〔2016〕1号),切实做好2016年粮食产业化工作,我们研究制定了《2016年全省粮食产业化重点工作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粮食局办公室

2016年4月18日


 

2016年全省粮食产业化重点工作意见

 

      2016年,我省粮食产业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全省粮食流通产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工作扎实开展,围绕去产能,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着力培育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着力打造粮油特色企业;加快发展粮食主食产业化,推进“放心粮油”、“主食厨房”工程建设,建立从生产、加工到配送、销售延链条、成网络、全覆盖,全面提升全省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推进“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建设。落实省政府《关于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争取各级财政专项支持资金,大力实施“两项工程”建设。推进网点建设,引导粮油企业自办、联办营销网点,促进“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支持企业试点建设“放心粮油”、主食产品电商平台,积极参与电商经营。培育主食加工企业,争取每个市、部分县建成主食厨房企业。遴选示范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推进“放心粮油”、主食产品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进超市、进餐饮企业。通过供给侧创新,发展“放心粮油”、主食产品和名特新优食品,引领消费、转型发展。完善市级监管制度,实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规范挂牌运营。加强典型宣传和示范引领。全年新增认定挂牌600个放心粮油示范店、300个主食厨房直营店。

        第二、着力加大粮食流通产业调转促实施力度。出台《2016年安徽粮食流通产业调转促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从优化提升产业布局、淘汰落后加工产能、尽快消化库存粮食、促进产业园区升级、加快企业生产转型、推进两项工程建设、发展产业新型业态、突出产业项目带动、积极开拓粮油市场、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皖粮品牌效应、创新现代营销模式、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等方面加快粮食流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精心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运转高效、安全营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粮食流通产业经济体系。

      第三、着力加快粮食特色产业化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我省绿色、有机、无公害特色粮油资源的优势,努力构建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发展体系,加快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粮油订单面积持续增加、产业更加集聚、品质更加优良、品牌效应更加突出、促农增收更加明显的工作目标。根据全省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强分类指导,重点打造优质小麦粉、有机米、富硒米、红米、黑米、香糯米、茶油、茶叶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米面杂粮主食等特色粮油产业。继续发展订单种植,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经营,加大对优质品种的繁育推广力度,2016年发展优质粮油订单面积3350万亩以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第四、着力打造粮油类产品优势品牌。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科技支撑,搭建推介平台,积极鼓励支持粮油企业申报绿色、有机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引导企业打造名优品牌。加强对“芜湖米市”及联河米业、光明槐祥、皖王面粉、家乐大米、双福粮油、燕庄麻油、同福碗粥、王仁和米线、徽香昱原、燕之坊、美亚光电等品牌宣传保护,打造一批原粮及米面油等名牌产品。引导企业增加广告投入,大力宣传品牌,整合扩大品牌影响。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名牌商标为核心,以品牌为纽带进行产权重组、拓展市场空间。全年力争全省新增省著名商标60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

      第五、着力推进粮食产业新型业态发展。联合农业、农发行等部门共同做好专用品牌粮食试点,通过发展品牌粮食带动提升粮食质量效益,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通用粮食生产逐步转向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充分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培育“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把粮食产业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促进一二三产融合。重点培育粮油产业品牌,打造潜力大、产业化综合效益好、带动农户增收作用强,具有“三品一标”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省级粮油龙头企业“甲级队”。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粮食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粮食流通产业经济增长点。全年力争全省粮油类企业在省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总数占比达20%以上。

      第六、着力助推粮油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深化“政产学研推”协作机制,加强与合工大、安农大、安徽科技学院、中国电科38所合作。组织科企、银企、信企、校企对接活动,推广粮食科技成果,满足企业融资贷款、转型发展、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需求。加快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大力打造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参与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减少无效、有害排放。鼓励机器人走进生产线,打造“智慧工厂”,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积极参与金融行业和粮食行业诚信等级评定,加强品牌信誉建设,诚信经营,健康发展。培育上市资源,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粮油产品电子商务,逐步实现互联网+粮食多元素组合,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名优特新产品争取全覆盖。

      第七、着力推进粮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动与全国知名民企深化合作的要求,积极谋划主动对接,抓好招商项目推介落地等各项工作。在巩固和提高现有粮油加工业水平的基础上,积极促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优化调整粮油加工业布局。依托龙头企业,推进粮油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和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链式带动,发展优势、特色粮油加工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引导粮油加工企业报团“走出去”,灵活利用国际、国内粮油生产,加工、消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降本增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油企业。积极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参与政策性粮食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争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八、着力发挥粮油产品交易会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办好合肥、上海农交会,不断拓展安徽粮油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组织粮油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和福建、黑龙江、山西、广东等粮油展示展销交易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提高安徽粮油知名度、美誉度,扩大安徽粮油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继续巩固长三角粮食发展与合作成果,在加快皖粮“东进南下”步伐的同时,积极组织皖粮“西出北上”。继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放心粮油宣传、展销、咨询等活动。加强粮食资源、粮食市场、粮食产业等优势互补,联手推动区域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创新融合发展。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