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举办新型城镇化大讲堂

08.06.2014  11:32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35%。这意味着有2亿多人没有享受到城市同等的公共服务。作为安徽省内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合肥经济圈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省城镇化的最重要阵地。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特别创新组织举办了一场新型城镇化发展大讲堂。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作客大讲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市领导张庆军、杨思松、韩冰;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以及合肥经济圈淮南、六安、滁州、桐城、定远等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出席大讲堂。

  大讲堂上,李铁分享经济圈发展观点。他说,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覆盖,该两大过程共同构成了城镇化的内涵。作为传统城镇化的“升级版”,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其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有利于拉动内需;有利于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虽然步伐矫健,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存在很多共性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工享受城镇公共服务和城镇户籍居民有较大差距,城镇人口中,约有2.3亿农业户籍人口;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乡用地不节约,农村人口在大量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减反增;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合肥经济圈在挑战中仍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一是东部地区包括土地、劳动力、环境在内的发展成本上升;二是中央政策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让合肥经济圈发展拥有更多政策利好;三是合肥经济圈后发优势明显,可以充分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减少失误;四是新一轮政府改革发展的决心,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列为重要内容。

  方向在明确,思路渐清晰。按照大讲堂形成的共识,合肥经济圈要取得更大发展,仍需要不断加强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作用,同时政府要做好规划,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更好的推动市场自主选择要素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