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保基本 织密安全网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相促进——
保基本:促就业,提收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合肥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大楼里,密布着众多小微企业。创业者胡昆锋说:“这里连房租、水电等费用都优惠,每月才1000元,比外面省下不少成本呢。”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落实和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多渠道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根据这一部署,今年以来,我省各地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自主创业。尽管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4万人。
稳定的就业形势,支撑了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一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8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9元,增长11%,实际增长9.9%。值得关注的是,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保持更快的增长态势,一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564.4元,增长13.1%;本地非农务工劳动力日平均工资100.9元,增长10%。
新常态下,更好地保障基本民生,就能为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省委、省政府将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基本为重点,织牢织密民生安全网。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4年全省民生支出3833亿元,增长7.9%。投入10亿元的渔民上岸安居工程,1.8万户漂泊渔民走进了新生活;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6.6万套,建成27.5万套;全省发放各类就业补贴28.9亿元,10.5万就业困难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68元……一组组数据表明,百姓正在共享民生改善的硕果。
今年,我省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城乡、区域及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
“老百姓关注的就业、社会保障、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将极大地提高城乡群众的生活水平。 ”省社科院研究员孙自铎说。
兜底线:发挥政策托底功效,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不断扩展群众受益面
今年,民生改善的步伐阔步向前: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增加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城乡社会救助对象补贴水平,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完善重大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通过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以项目化的推进手段、工程化的保障措施,持续兜住民生底线,拓展保障领域,不断提高标准,扩大困难群众受益面。
淮南市潘集区新袁庄小区是棚户区改造回迁小区,政府为每户统一安装了太阳能。市民尚丙海仅掏了8万元就住上了97平方米的房子。尚老说:“以前一家人挤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没有想到退休后还能住这么好。”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今年33项民生工程之一。今年,我省将新增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40万套,基本建成24万套,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万户。
一个个民生工程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今年1月,省政府专门下文实施33项民生工程。调整完善实施内容24项。农村清洁工程、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3项退出民生工程。将就业促进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3项拓展为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扶持工程、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棚户区改造、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等6个项目。 “能进能出”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真关心、真帮扶。
33项民生工程中提高补助标准的有9项。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将农村五保供养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870元提高到2050元……“民生工程聚焦百姓民生中 ‘急’‘弱’‘病’‘难’等突出问题,发挥政策托底功效,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省财政厅民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将投入726.5亿元,保障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项目顺利完成。
建机制:签责任书,晒进度表,强化绩效管理,确保民生保障举措真正“落地”
今年初,省财政厅研究出台33项民生工程资金筹措办法,强化资金保障,并采取预拨的方式将部分项目资金提前拨付市县。截至3月底,已累计拨付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410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额的65.3%,超出去年同期13.2个百分点。
刚过去的一季度,各地细化工程任务,33项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捷报纷沓而来:合肥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已开工3095套,基本建成6388套,完工率86%;芜湖市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项目开工率达91.7%,大大超出序时进度……
民生工程只有透明、公正,才能真正织起织牢保障网。为便于统一规范操作,多地编制2015年度民生工程指导目录和规范文本。日前,各市已印发至县区牵头部门,将各项民生工程开展情况统一上网“晒”在群众眼前,让老百姓信服满意。
各地纷纷制定动态管理计划,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以六安市为例,该市实行“年计划、月调度、季测评、年考核”工作制度,将各项民生工程进度计划细化到月,实施过程中按照 “建设类项目4月份全面开工、10月底主体完工,补助发放类项目按序时进度及时打卡发放”原则进行推动和调度。六安市民生办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进度开展调度,并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评估,对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由牵头部门和相关县区作出详细说明。 ”
“民生工程必须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机制,更加注重实效,才能让群众真正受益。”省民生办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强化民生工程的绩效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办法和建后管养机制,及时签订目标责任书,让各项民生保障举措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