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
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是新时期审计机关一项全新的审计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已近一年时间,但仍处在探索阶段。笔者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如何更好的推进政策跟踪审计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贯彻实施和政策施行所需资金的筹措、使用、管理及效益情况,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持续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目前稳增长跟踪审计涉及到五个方面,即重大建设项目工程的推进情况方面、中央投资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到位使用情况方面、主要领域的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方面、简政放权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权落实情况方面、防范经济领域风险隐患情况等五个方面。
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传统的审计项目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服务国家治理更加直接。政策措施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家政策措施目标的及时实现,能够更加直接地推动、促进国家良性治理,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审计在国家治理当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
二是审计对象更加广泛。政策跟踪审计涉及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五大领域,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同时,由于很多项目是由企业来实施,所以还包括许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项目建设单位。这点同其他的一个审计项目涉及到的审计对象的广泛性相比,非常罕见。
三是审计内容更加丰富。目前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涉及到23个领域,政策措施80多项,政策观测点众多。这与传统的审计项目相比,内容更加丰富,不是单向审计,不是对单个政策的审计,而是对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综合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
四是审计周期更长。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体现在跟踪上,一项政策从发布到落地生根,需要的时间和过程必定较长。《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赋予了审计机关一个新的职能和作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成为审计机关一项常态性工作,成为审计机关的重要性工作持续组织开展。审计署2015年初印发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实施意见》中明确,审计署每个月要向国务院提交一份审计报告,年度要提交一份年度报告,这和以往的审计项目相比,周期较长,并且是持续、不间断进行的,是新常态下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
五是结果反馈形式更加灵活。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结果的反馈形式,可以通过专题报告、审计报告等多种形式向上级行政机关及被审计单位及时报告、反馈。时效性强,通过边审计、边通报、边督促整改,促进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二、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跟踪审计的规范性体系尚未确立。由于政策跟踪审计是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公布专门的审计规范和审计指南,规范性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公布。这与传统的审计项目相比,缺少经验借鉴,缺少审计技术和方法指导。
二是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需进一步提升。从稳增长跟踪审计的政策来看,其本身是一揽子政策,综合性强,所以政策跟踪审计的宏观性强,这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审计人员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审计技能。
三是没有统一的政策执行评价体系。政策跟踪审计主要是审计宏观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好坏程度,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缺少明确稳定的参照物来评估评价。当政策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后,基层审计人员较难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从而审计监督权威性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四是领导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已在2014年第三季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工作进行已近一年,已取得大多数领导干部和公众的认可,但是依然有部分领导干部对该项审计工作认识不足,流于形式,消极应付。认为审计部门是对财政财务收支、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对于政策执行方面,认为只要按文件要求、政策导向做好就行,不需要审计监督。
三、改进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的对策建议
针对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国家宏观政策及时落地生根。
一是强化宣传认识。对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是审计署组织实施的重要任务,各级政府部门和审计机关要加强对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多方面的宣传,使各级领导能充分认识跟踪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跟踪审计是督促政策落实、促进政令畅通,打消部分主管领导干部的错误思想和理念,使其认真配合审计工作,主动汇报问题、与审计部门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确定责任主体。
二是建立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政策执行跟踪审计的制度规范。国家审计署已经出台了《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实施意见》,建议审计署从国家层面借鉴其他审计项目已经成熟的制度规范、审计指南、审计准则以及审计规范,制定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稳增长跟踪审计相关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规范政策执行跟踪审计的程序和行为。
三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是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质量保证的首要条件。政策跟踪审计的审计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高宏观政策水平;不仅要学习和了解国家的整体改革思路以及各项单向改革措施,还要具有政治敏感度、政策理论水平和宏观经济知识。在审计的实践过程中,要有征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研究,促使审计人员掌握中央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走向、顶层设计以及具体的政策措施,提升审计队伍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的审计水平。
四是探索多种审计方式。探索采取“1+N”的审计方式。“1”就是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项目,“N”就是其他审计项目,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是一项经常性的审计工作,审计周期较长,要把握阶段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探索多种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和审计质量。当前,我们在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加上宏观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内容,把它作为审计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要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各个阶层,各个企业对政策的诉求、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评价,加强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听取宏观政策跟踪审计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使政策跟踪审计更贴近实际。
五是强化审计结果应用。适时公告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结果,是提升审计工作效果和工作效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强化政策执行结果的跟踪问效,强化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督促,强化发现问题的追责问责,是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