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制造业,夯实“六保”基础

18.05.2020  16:20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命脉所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制造业是关键。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3%,较前2个月收窄6.8个百分点。3月份当月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工业战线一手抓物资保供、一手抓复工复产,实现了重点防疫物资从十分缺乏到紧平衡、再到供应充足的转变,为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3月份以来,我省工业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增速快于全国,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全省上下正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稳运行保企业,加快把惠企政策转化为纾困成效

  今年疫情发生后,全省工业战线闻令而动,攻坚克难,全力推动重点物资企业复产、增产、扩产、转产,防疫物资产量实现跨越增长。目前,全省防护服、医用口罩日产量分别达到29万件和1200万只,较疫情初期分别增长238倍和399倍,民用口罩日产量从100万只到突破1亿只,一季度,全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产值增长65.1%。

  “我省加强疫情防控物资统一管理、调拨,圆满完成了国家调拨任务,有力保障了省内疫情防控需求,未发生断供情况。”省经信厅总工程师徐文章说。

  “全省上下‘一盘棋’响应,仅用短短数十天,重点防疫物资实现从十分缺乏到紧平衡、再到供应充足的转变。事实再次证明,制造业强则经济强、生产力是最现实的、制造业是最可靠的,我省坚定不移狠抓制造强省建设是完全正确的。”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不可小觑。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受国内外疫情叠加影响,中小企业面临内需和外需“双侧”承压、收入和成本“双向”挤压、资金链和供应链“双链”绷紧等突出问题,生存压力明显加大。一季度,全省退出规上工业企业数、亏损企业明显增多。

  全省上下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正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省经信厅提出,牢固树立“救企业就是保就业”的意识,把稳运行保企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重点做好困难企业帮扶。针对停产退规企业,“一企一策”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及时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力争尽快恢复生产、重新返规。加大惠企政策宣贯力度,将社保、稳岗、用能、减租等政策及时传导到企业,把中央及省里各项政策的“硬货”“干货”转化为纾困解难的实际成效,帮助中小企业挺过难关。

   力解资金难题,让金融“活水”加速流向中小微企业

  资金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受疫情影响,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4月23日,在全省保市场主体稳链强链稳工业增长电视电话会议主会场,省经信厅与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建行安徽省分行、工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银行、省农信社、省信用担保集团签约,共计安排信贷资金规模1150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畅通金融血脉,全力保障企业资金链不断。

  从“争、投、贷、降、补”多个角度发力,省有关部门正力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这些贷款具有更大规模、更低利率、更多方式、更优服务等优势,各市县经信部门要发挥熟悉企业的优势,做好资金供需对接服务,精心遴选推进一批优质企业项目,推动应贷尽贷、能贷快贷,解企业燃眉之急,促企业健康成长。

  有调研显示,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虽然银行金融机构“钱多”,但从实际执行和企业反馈情况来看,流向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活水”依然不畅。

  “坚持把保企业资金链不断作为当务之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新增抵押条件,加速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牛弩韬说。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走访中,众多业内专家呼吁,希望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省委金融服务企业发展座谈会精神,树牢“稳企业就是稳金融、帮企业就是帮自己”的理念,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稳定。

   稳市场扩需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高竞争力

  当前,企业复工复产率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需求不足成为当前稳定工业“基本盘”面临的主要矛盾。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省内部分企业出现订单推迟、取消、违约的现象有所增多,进出口受阻明显,汽车、家电、纺织、光伏等行业均受到较大影响。针对企业订单下滑,省有关部门正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抓在手订单、促新增订单、稳“受阻”订单,帮助企业出口转内销、开拓新市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3月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逆势增长,产值增长13%,比前2个月回升23.1个百分点;全省电子信息行业增加值增长33%,微型计算机产量324.7万台,同比增长55.3%;全省当月新开通5G基站1194个,累计达6417个。一季度,新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产量增长1.1倍和44.2%,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27.9%和24.5%。

  徐文章认为,各地要把稳市场扩需求作为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当前需求不足导致的供需循环不畅问题。大力实施“三首”产品示范应用工程,加强政府采购和财政扶持力度,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和示范应用。鼓励企业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强高端智能、绿色环保、生态健康产品研发,以产品创新引领消费需求等。

  走访中,业内人士一致表示,广大企业家应坚定信心,练好内功,积极从危机挑战中捕捉创造机遇;及时关注新出台的政策,学政策、用政策,把握转型升级方向;强管理、提素质,开源节流、挖潜增效;积极探索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各类惠企政策的支持下,制造业一定能够巩固回升势头、保持持续向好态势,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吴量亮)

[ 编辑: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