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终结“回头看”,十年老案今日了
安徽法院网讯 8月25日下午,界首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接待室传来了爽朗的笑声,执行人李敏在等待了近10年之久,终于拿了15000多元的赔偿余款。
“都10年了,真没想到还能要到这些钱。非常感谢法院……非常感谢王歌局长!”李敏动情地连连说道。
原来,2001年7月李敏在界首光武镇王某开设的工厂里打工时不慎被机器绞伤手臂。后经界首法院判决被告王某赔偿原告李敏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9931元。判决生效后,经原告多次催要,王某在履行部分赔偿款后不再履行,并举家外出不归。无奈之下,李敏只得于2004年5月申请法院对被告王某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因被执行人王某长期不在家,名下又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只能依法裁定该案程序终结。但10年间执行法官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一直没有放弃此案的执行,根据举报线索王局长带领执行干警冒着严寒酷暑辗转西安、郑州、周口、商丘等地,但均未能找到王某。
2016年8月中旬,界首法院在开展执行终结案件“回头看”专项行动中发现,被执行人王某的银行账户上多了一万多元钱,王局长遂迅速对该账户采取了冻结措施。王某在察觉自己账户被冻结后,终于主动与法院联系,王局长对王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在强大的教育和法律震慑下,王某三天后主动来到法院履行了全部赔偿款项以及迟延履行金,并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对李敏一家表示歉意。
“俺以为案件程序终结了,就不再帮我们执行了,没想到界首法院的法官还那么抓住案子不放。”李敏母亲笑的合不拢嘴,连声称赞。邻里乡亲们都为李敏感到高兴,也为界首法院“为民务实、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交口称赞。
在此,执行法官告诉大家,执行案件程序终结了之后并不会变成“死案”,法院还会定期“回头看”,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车辆、房产等信息,一旦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会立即将案子“激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及时得到实现。申请人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案件也可以随时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