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备久校长赴包河区大圩镇调研
程备久一行首先来到大圩镇沈福村留守儿童中心,我校志愿者正在这里为留守儿童开设特色支教项目“绿色课堂”。程备久仔细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听取我校志愿者连续五年利用暑期在该中心支教情况的汇报,并向孩子们赠送了礼物。随后程备久一行前往大圩镇创客村,考察大圩镇发展规划情况和创客村建设思路,调研产学研合作工作。
在随后召开的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座谈会上,在大圩镇宣传办、游客中心、文化站、留守儿童中心进行社会实践的10名同学先后踊跃发言,汇报了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见闻和体会。“我们发挥优势,上岗8天来,积极参与筹建大圩镇广播台——881大圩之声,即将在8月1日大圩葡萄节当天开播,上午我们团队还在农户家采访,制作‘美食放大镜’栏目,很有成就感!”“深入基层,我学到很多校园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认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经历着角色的转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接下来20多天的实践中,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今年是学校‘大别山道路’30周年,我们会牢记程校长提出的“诚、勤、实、创”四字,主动践行 ‘大别山道路’精神,在服务‘三农’中体现安农人的价值。”在蜀山区同期进行社会实践的23名同学代表,也参加了座谈会,汇报了他们在团省委从事新媒体工作和在各街道社区从事数字城管、社会事务等工作的实践感悟。
听完发言后,程备久高度赞扬了同学们的实践热情,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实践成果。他指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对国情、民情的了解,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提升能力素质,对于个人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与会同学要珍惜机会,虚心学习,把书本知识与基层的实践结合起来,虚心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学习,在实践中做奉献、受锻炼、长才干;要深入实践,主动思考,在实践中领悟 “大别山道路”精神的丰富内涵,从小事做起,不仅要把事情做好做实,还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所创新;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深刻认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对人才的渴望,认识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安农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精彩人生。
包河区区委副书记葛斌、包河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焦长华等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