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如何破解“老大难” 安徽各地创新祭祀方式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一旦确定,便很难改变。这就决定了移风易俗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全省各地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绿色、生态的现代祭祀方式取代了焚烧祭品、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成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缩影。
“千年遗风”的扬弃:赓续老习俗,植入新风尚
清明时节,回乡祭祖、缅怀先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全省各地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低碳、绿色、生态的现代祭祀方式兴起,取代了焚烧祭品、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
一束鲜花祭故人,文明祭扫新风尚。淮北市鹰山公墓自2014年实行鲜花代替纸炮以来,文明祭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焚烧祭品、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被鲜花替代。 “以前确实都是烧纸钱,以往清明节前,鞭炮声音此起彼伏,烧纸钱的烟火和呛人气味延绵不绝,这里离居民区又近,附近的居民真是苦不堪言。 ”淮北市民王先生说。
墓地烟雾缭绕、鞭炮震天等种种陋习,不仅环境遭受污染,而且火灾等安全隐患突出。这些陋习饱受诟病,现如今已被时代和群众所摒弃。在赓续祭祀扫墓等老习俗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移风易俗。
“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进入陵园官网,进行网上祭拜。 ”合肥市小蜀山陵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蜀山陵园今年首次在园内推出144个标有二维码的指示牌,通过二维码可以“网上祭拜”,和传统祭拜一样,祭祀者可以选择“鲜花”“水果”等祭祀供品。在“留言板”上,祭祀者还可以撰写寄语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小蜀山陵园LED屏幕同步滚动显示。清明节传承历史悠久,包含着国人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承载着中华民族敬重先祖、心怀感恩、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现如今,清明祭祀的形式回归到清明文化内涵的本真上,“绿色清明”引导群众尊礼俗、去低俗、废恶俗,成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生动窗口。
千家万户的共识:认同新观念,摒弃旧陋习
“移风易俗表面上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实质上改变的是价值观念,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省文明办创建处相关负责人说。
“高价彩礼”是不良习俗的一种现象,在我省一些农村地区,“高价彩礼”成为农民家庭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导致不少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债台高筑,因婚致贫。“推动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是根本,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界首市文明办主任梁志说。
各地为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纷纷推出村规民约。然而,也有一些群众不以为然,有的村民说:“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怎么能改,家家户户都是这样过来的。你定你的规矩,放不放鞭炮、摆不摆盛宴那是我的事。 ”
“推进移风易俗难在革新,重在坚持。关键是要寻求社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让大家都认同新观念并形成行为规矩,从而让新观念、好风气传承下去。”省精神文明建设协会副秘书长崔跃松说。移风易俗的建设主体是群众,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才能真正使公序良俗在广袤的江淮大地生根发芽。我省各地完善村民自治,建立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议事协商机制,成立村民理事会,创设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民间组织。池州市共建立村民议事会464个、道德评议会158个、禁赌禁毒会174个、红白理事会46个,引导乡村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虚荣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除旧布新的关键:风成于上,俗形于下
天长市仁和集镇东风村老党员王翠兰老太太今年84岁,她率先签了《党员带头移风易俗协议书》,摁下了鲜红的手印。王翠兰有61年党龄,村里推行移风易俗,她坚决支持,舍弃了放在家里21年的大棺材。
“推行移风易俗,党员带头是关键。 ”天长市文明办主任董旭说,农村广大党员特别是村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自家人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截至目前,天长市已有13.69万余户乡村群众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全面开展。
淮北市文明办向全市人民发放了移风易俗倡议书,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纷纷发出倡议或者作出承诺,从自己做起,主动引导好子女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及时劝阻、制止各种陈规陋习和违法乱纪行为,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乡贤”也是重要力量。“乡贤是在本土本乡有德行、才能和声望的人,他们用声望权威、道德感召力影响身边的人。 ”宿松县文明办主任姜晓蕾介绍,宿松县激活传统乡贤文化资源,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弘扬文明新风,让乡贤文化在推动移风易俗中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用思想的自觉引领行动上的自觉,旗帜鲜明地摒弃陈规陋习,真正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文明新风才能真正吹遍江淮大地的每个角落。 ”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