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秸秆还田面积4010万亩 五级联动织密禁烧网络

20.11.2014  10:28

  当前,秋收基本结束。省环保厅等部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秋收,全省秸秆焚烧火点数较去年同期下降84%;午收,全省火点数较去年同期下降64%,尤其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大的皖北地市,火点数大多低于去年同期,其中宿州市下降94.4%;全省全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010万亩,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一场守护蓝天白云的攻坚战。

   小秸秆牵动发展“大棋局

  秸秆禁烧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关系到空气质量改善,也事关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逢午收秋收,秸秆焚烧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群众反映强烈。

  秸秆禁烧,成了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牵动着省领导的心。午收期间,省委书记张宝顺深入长丰、全椒现场检查,强调秸秆禁烧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秸秆禁烧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坚决打赢秸秆禁烧这场硬仗。

  省长王学军在五河、固镇检查时强调,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秸秆禁烧工作认真落实好;要以禁烧为切入点,倒逼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完善考核奖补办法,压实工作责任。

  丰收的烦恼如何破解?全省秸秆禁烧会议提出,坚持疏堵结合,根本出路在于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严防死守,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焚烧行为。

  为彻底扭转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局面,引导促进综合利用,今年省里“拿大头”,拨付资金11.4亿元,再由市县财政配套,全省共计投入30亿元用于奖补;同时出台“硬性”规定,对禁烧不力的市县采取通报批评、约谈、限批等处罚措施。

   五级联动织密禁烧网络

  带着摄像器材和定位设备,6月4日下午,省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刘严与同事又一次登上秸秆禁烧督查车,奔赴皖北,任务是检查城市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秸秆禁烧情况。“我们几乎每天都有2个以上督查组在一线检查,足迹遍布全省。”刘严介绍说,督查组到了市县不打招呼,一旦发现火点,就做好定位记录,按日在《安徽日报》曝光各市火点数情况,以起到强化警示作用。

  与省直部门督查人员奔走在一线的,更有覆盖全省市、县、乡镇、村、组五级联动的禁烧工作网络,疏堵结合阻灭“秸秆火”。

  根据全省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各地在城市建成区周边、机场周边、高速公路沿线等范围划定禁烧重点区域,按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的要求,建立五级联动网络,采取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等措施,将任务细化到田,责任落实到人。

  “各市政府在与省政府签订的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秸秆禁烧是重要内容,这是承诺书、军令状。”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对秸秆禁烧工作,省政府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严肃问责。

  按照奖补办法,以县为单位,重点区域内每发现1个焚烧火点扣5%省奖补资金。根据夏季火点情况,全省共扣回奖补资金1.7亿元,资金缺口由市县全额承担。秋季,六安、淮南火点数分别占全省火点总数的30%、24%,省政府办公厅11月5日向全省通报。不讲情面兑现“硬性”规定,助推全年秸秆禁烧目标的完成。

   多方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午季秸秆禁烧中,淮北平原上,不少城市火点数较去年大幅下降,其中宿州市下降94.4%,其辖下拥115万亩麦田的萧县,实现“零火点”,农民高兴,居民满意,干部没有白辛苦。为秸秆找出路,是当地“零火点”的秘诀。

  “秸秆禁烧无外乎疏堵结合。疏,我们突出抓好机械化直接还田,并且严格限茬;堵,则是分片包干,压实责任。”记者参加由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江淮环保世纪行到现场采访时,萧县环保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当地做法是,在收割机后加装粉碎机,边收割小麦边粉碎秸秆。这其中,限茬是一把“钥匙”。留茬高了,妨碍播种,农民还是会烧。所以县里专门规定,留茬高度12厘米以下。

  24小时值班、多部门巡查,禁烧工作人员从收割机进田开始,就用按12厘米特别制作的工作牌对比茬口。综合措施见效,小麦颗粒归仓,留茬高度达标。“茬都这么低,咱还烧啥?还田的秸秆还能增肥!”萧县王寨镇王寨村59岁的农民徐祖胜说。

  省环保厅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全省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010万亩,比去年翻了一番多。此外,多地推广高温堆肥、养畜、压块等方式,让秸秆变废为宝,让农民对禁烧从被动到自愿。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夏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