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强化科研应用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13.05.2016  09:35

合肥师范学院坚持科研强校,以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为导向,创新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快科研转型,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与社会服务团队,促进应用研究的开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强化科研应用,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瞄准特色建设与发展方向,开创科研平台建设新局面

党委书记徐成钢到调研校企合作项目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进华调研蓝莓技术开发

瞄准学院特色建设与发展方向,积极申报与培育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共获批5个省级科研平台:1个“2011协同中心”(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1个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魂芯DSP产业化研究院)、2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拓展了学院科研平台建设的空间,在省内新建本科院校中首屈一指。对院级科研机构进行重组和遴选,立项和认定19个科研机构。重视科研平台的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与考核机制,出台了《合肥师范学院科研机构管理办法》,同时调整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的管理归属,优化了平台的运行。设立科研机构专项,通过开展科研平台的课题研究,催生高水平成果,加快平台内涵建设。

加强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省级科研团队取得突破

研究生在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研究

工作人员在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生产

为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科研群体,形成学校科研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出台了《合肥师范学院科研团队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研了管理机制。遴选了9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和6个院级科技服务团队。设立科研团队建设专项,申报立项15项课题,以项目为驱动,实施科研团队建设目标。整合科研力量,培育并申报省级科研团队,2015年“蓝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全省仅有2所高校的创新团队入选,这是学院首次获批省级创新团队。

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质量,项目立项数和经费创新高

举行科研项目论证指导会

拓宽申报渠道,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以团队为抓手,以平台为依托,组织项目申报,进行集体攻关。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对项目进行论证指导,同时,做好审查把关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十二五”期间,学院各类科研立项共计1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部级项目220项,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立项经费达5370万元,立项数和经费数创新高。

完善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助产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

工作人员展示微波工程中心研究成果

通过不断完善科研成果、项目、机构、团队等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鼓励科技创新、体现科研实绩的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教师的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多项科研成果在科研评奖中榜上有名。近年来,获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2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7项,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出版奖4项;安徽青年科技奖1项;合肥市科技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19项。发表论文2359篇,其中SCI / EI /TSTP收录4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50余部。获授权专利134项。

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力和贡献力

学院与金寨县联合共建林兰药业发展研究院及猕猴桃产业园

积极组织开展应用研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县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学生服务专项、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项目,近年来,各类专项课题共立项104项,为合肥市、金寨县、长丰县、明光市、砀山县、南陵县等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科技支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搭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平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组建“安徽省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研制了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许可并在省域内通用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监测系统指标》,启动研制“基础教育大数据应用平台”工作,为政府、中小学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产业化共性技术研究院与中电集团38所及安徽省内众多电子信息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在下一代魂芯芯片联合开发、魂芯DSP二次开发平台研发、魂芯DSP在汽车电子、安全监控中的具体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蓝莓种植和产品研发两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并与企业合作及时进行成果转化,技术团队还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先后到含山、庐江等地蓝莓种植园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教一体化,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启动了CNAS、CMA国家级认证工作。

围绕行知文化建设主题,蓬勃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与澳大利亚北领地代表团开展科研合作

邀请杰出校友、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博士生导师赵金华作学术报告

为开拓师生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科学意识和学术精神,促进“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的办学特色形成,围绕行知文化建设,以系列专题学术与科技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以“行知讲堂”为平台,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和相关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讲学,共举办各类学术报告(讲座)707场。积极承办了皖台基础教育论坛、中国安徽—澳大利亚北领地代表团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发展交流会及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发展专题报告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开通了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教育合作网络互联,这是我校首次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开启了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模式。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浓郁了学术氛围,开阔了师生的眼界,推动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特约通讯员:刁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