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监管卸下顽危犯伪装面具

19.04.2016  19:52
探访特殊监区(大队)系列报道之七 科学监管卸下顽危犯伪装面具[安徽法制报] 初次踏入马鞍山监狱十六监区,难免会有一种压迫感。精确到每半小时的作息活动表,发挥惩戒作用的狭小禁闭室,以及24小时360度无死角的监控,都在无声地提醒着这个监区的特殊性。如果将其与顽危犯监区划上等号,你可能会恍然大悟。这里关押的全是改造消极、极具危险,对抗民警的“老大难”服刑人员,他们认知顽固、行为怪异,甚至还会伪装。 4月13日,记者在该监区采访就听到一个“瞎子”睁眼的故事。服刑人员刘某,因绑架罪被判刑十年,2013年投入马鞍山监狱。入狱后,多次违反生活和学习规范受到处理,让管教民警十分头疼。2014年11月,原本健健康康的刘某突然自称眼睛失明,民警虽觉得蹊跷,但仍将其送至监狱医院及马鞍山市中心医院诊断,经反复确认,没有发现其眼睛有异常情况,但刘某就是不睁眼睛。2015年10月8日,刘某被转入顽危犯监区。 “他到底有没有眼疾?”顽危犯监区监区长高建生开始对刘某的日常训练和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了端倪。刘某走路的体态虽然貌似盲人,双手伸出来摸着走,但从未被绊住或者摔跤,而且队列训练时一招一式也有模有样。高建生心里有了底,他没有戳穿刘某的把戏,只是继续强化体能训练。眼看伪装达不到逃避习艺劳动的目的,还要承担高强度的训练,刘某有些吃不消。一个星期后,他主动找到高建生自称“可以看到1米以内的东西了”。高建生抓住时机,安排教导员葛新成每周开展两次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活动,并组织服刑人员对读书内容进行讨论。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半个月后,刘某的眼睛彻底睁开了;3个月后,刘某回到原监区,不仅积极参加劳动改造,还成为了队列训练标兵。 “顽危犯的行为方式,很多时候只是表象,是他们用来掩盖真实目的的面具,背后的思维方式才是问题的实质。”在与“伪装者”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顽危犯监区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严格执法不妥协,有些顽危犯会对民警执法进行试探,讨价还价,对此民警要坚守底线,不让步、不动摇;科学施教不先入为主,对每一名顽危犯的成长史、犯罪史、改造史进行全面了解,结合行为方式和心理测试,再制定科学的改造模式;因势利导不墨守成规,帮助顽危犯释放负面情绪,肯定正面的自我暗示,促进心理平衡。 据统计,该监区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累计收治了14名顽危犯,通过平均3个月的强化矫正,已经有11人从这所特殊学校里顺利“毕业”,回归改造正轨。尤仁祥陈卫东 本报记者周莹莹

稿件来源:2016年4月19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