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岛”纳米净水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2—3倍的“高氟水”进入一个大型“罐子”,通过纳米材料的“洗礼”,十几分钟后即可“变身”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饮用水。
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所的这项技术已经在蒙城变为现实的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解思深的频频点赞。
5年前,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所,刘锦淮研究员向记者介绍纳米净水的“蓝图”,5年后,当记者再次走近这一项目的时候,它已经从科学家的构想变成蒙城三义镇4万多村民的净水“利器”。地下水进入特定仪器,只需要十几分钟即可“净化”,一吨水处理成本不足一元。
位于蒙城县三义镇国家首个纳米除氟产业化示范项目,今年7月份开始运营,每天可处理水量2400吨,处理前水含氟量为2.0至3.3mg/L(国标为1.0mg/L),处理后水中含氟量低至0.55mg/L,解决了该镇约5万人饮水问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解思深为首的专家组“点赞”,表示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薛增泉表示,诞生于“科学岛”的这一纳米除氟技术在效果上比传统吸附法更优,同时,成本上又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常用的膜分离法,我国5000万长期饮用高氟水的人群将有望从中获益。
“科学岛”研究人员兼中霖中科技术总监孔令涛博士介绍,跟传统净化水装置不同的是,示范工程采用的技术是对过量的氟实施“精准抓铺”,“这样不会把其他有用微量元素一起过滤掉,并且还能通过控制水跟纳米材料接触时间,在水里保留一部分氟,以满足人体正常需要。”
“科学岛”的纳米净水技术还有价格便宜的优势,“处理一吨水成本不到一块钱,常用的膜分离法成本则在5元左右。”孔令涛介绍。
当这些纳米材料被使用5年“退役”之后,它们还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建筑材料。
在蒙城的示范项目中,净水装置占满了一大间屋子,未来,这样净水装置有望出现“迷你”版,并走进家庭。
接下来,“科学岛”的研发人员将把纳米净水技术“浓缩”在小型设备上,家用版纳米净水装置可以实现对饮用水的深层净化。(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