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单位412座“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
人行道砖的破损维修、绿化植被的日常养护、垃圾的日常清洁……这些看似细微的小事,却体现着一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今年5月底,庐阳区率先出台全市首个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并在老城区范围内开展精细化管理提标行动。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主城庐阳的一街一巷正慢慢变美,老城区“颜值”悄然提升,下一步,庐阳区将精细化管理从一环内老城向外延伸。
“两长两员”“立体保洁”
“宿州路鼓楼商厦门口有非机动车乱停放,请速来处理。”周俊是庐阳区特色街区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但自5月底起,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宿州路“路长”。如今,他每天都会去宿州路转上几圈,查看保洁、非机动车停放、道路秩序等一系列路面情况。
“为了确保精细化管理提标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将老城区道路划分一级道路(街巷)、二级道路(街巷),并在首批试点的40条道路(街巷),设置了路长(巷长)、督查长。”据庐阳区城管局负责人介绍,通过“两长”和巡查员、问题处置员“两员”的联动配合,实现了道路、街巷实时巡查督查,确保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
此外,庐阳区还采取“夜间立体冲洗—普扫—全保+降尘+N次”的环卫作业模式,并在长江中路和桐城路试点推行“立体式”保洁,通过机械车辆、人工清扫相结合方式,做到车过地净、路见底色、不留积水,真正方便市民出行。
重拳治理非机动车乱停乱放
在百大CBD等多处人流集中地,施划个性化非机动车停车点位,并全面启动非机动车停放秩序集中整治月行动;针对共享单车“野蛮生长”等问题,设置禁停区,并完成3家共享单车企业存量实时监控平台接入……近来,针对交通乱象,庐阳区聚焦重点,频出“重拳”:在全市率先推行全天候执法,推广北一环、长江中路等8条重点道路违停整治经验,对全区所有主次干道实行严管;在全市首试整治民生配送车乱象,并对个人和企业实行“捆绑处罚”;在全市率先对违规渣土车实行双重处罚;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活动等,通过一系列“严管重罚”措施,让老城区交通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在街景立面方面,庐阳区积极探索创新,破旧立新,实施了户外广告设置详细规划三年实施计划,实现品牌特色的宣扬和城市空间环境的利用,如在环城公园、三国新城遗址公园附近设置2处主题落地景观媒体。在公益广告品质提升方面,该区结合徽派风格、铁铸雕塑、卡通漫画等多种形式,着力打造具备区域特色的公益广告。
多杆合一,144个无效杆件被拆除
交通信号灯、分车道牌灯、公厕盲道指示牌……城市道路上杆子排排“站”,影响市民出行,还给城市形象“减分”。为此,庐阳区率先在全市推行“多杆合一”,在徽州大道、金寨路、庐江路、舒城路等处开展试点工作,实现道路空间科学、集约利用。截至目前,该区合并杆件、标牌共计77处,拆除无效杆件、多余标牌共计144处。
小厕所,大民生。通过绿化、彩绘、装饰等方式提升公厕外观品质,推行“星级管理”,优化厕位比例、增设便民设施,突出公厕便民服务核心功能。该区还在全省率先发起“城市社会服务单位公厕联盟”行动,协调全区商超、餐饮服务等企业加入其中。目前,该区已实现设施条件合格的352家社会单位共412座“内部厕所”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同时,针对杨絮飘飞扰民这一问题,该区采取“树冠喷淋法”,出动高压水车、炮雾车对长江路等杨树较多路段进行喷淋。该区还持续开展公共绿地养护工作,今年5月以来,全区修剪乔灌木1.93万株、绿篱色块48.81万平方米,确保了路边有荫、路边有绿、路边有景的美丽街景。
环卫智能平台为环卫工人“保驾护航”
7月15日14时56分,在宿州路上,督查长周阳发现了一处流动摊点。他立刻掏出手持执法记录仪,通过城市管理智能勤控系统将问题描述、照片等上传至大街区指挥平台。接到信息后,指挥平台调度员通过系统调度最近的城管队员前去处理。随后,两名城管队员赶赴现场,对摊主进行劝导。劝离后,他们将处理情况上传至平台。此时时间为15时01分,整个过程用时仅仅5分钟。
事实上,这只是庐阳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运用智能化手段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区配备了440台移动终端4G智能执法记录仪,研发城管勤控系统,实现运行轨迹监控、问题发现处置上报等多位一体化监管。5月份以来,该区通过勤控系统共受理案件22587件,处置完成22559件,结案率99.88%。
该区还引入停车诱导系统,目前该区共计66家备案停车场接入诱导系统,市民可下载安装“合肥停车”APP,就可在老城区内实现一键找停车位。此外,该区正积极搭建环卫智能平台,未来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环卫作业人员、车辆进行实时监管调度,提高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曹芹 肖倩 朱亚东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原标题:社会单位412座“内部厕所”免费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