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服务面临“小农不想用 大户不够用”尴尬
眼下,重庆正值农田春管时节。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一些地方面临着“小农不想用、大户不够用”的问题。散户种地分散、规模小,对社会化服务需求不多;而对不少专业大户而言,现有社会化服务发展又尚处起步阶段,服务组织少、水平低、项目单一,有时“花钱也难买服务”。
“一家一户种地,购买社会化服务不划算,这是影响散户需求的重要原因。”重庆南川区凤修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成志说,不少农民还是习惯自给自足的传统耕作方式。
以机耕、机收、机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可有效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提高种地效益。但类似重庆这样的丘陵农区,田块分散、零碎,社会化服务成本相对较高,对农民“节支增收”作用有限。
“为了提高种地效益,农技部门也在努力向农民推广作物种植新技术,但农民人均也就‘一亩三分地’,技术再好,直接效益也不突出。”铜梁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刚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近几年,县里一直向农民提供水稻密植技术服务,亩均单产能提高50斤左右。但不少农民说,50斤稻谷折算成现金,也就70多块钱,还比不上打工一天的收入。
与普通散户对社会化服务需求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农村土地加速流转,不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对个性化、专业化的社会化服务需求强烈。但从目前来看,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组织少、服务项目少、水平低,难以满足大户需要。
在重庆农业大区南川区,区农技站站长宋敏说:“南川耕地面积超过80万亩,土地流转面积接近40%,但区内能实现机耕、机收、机防等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耕地面积不足2万亩,运转相对较好的农机合作社也就两三家。面对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农业大户,社会化服务‘小马难拉大车’”。
同时,类似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壤墒情、虫情监测、市场信息服务、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新兴社会化服务内容,在不少农区发展滞后。在涪陵区白涛镇,农民袁代祥从2009年起流转300多亩土地,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市场波动大、菜价预警信息难获得。如果有这些专业服务,我们愿意花高价买。但这些服务内容现在还是空白。”袁代祥说。
采访中,不少基层农业干部认为,现在农业大户遇到不少新难题,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对社会化服务的不同需求,政府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一方面着力拓展普惠性社会化服务范围,重点向散户提供公益性免费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政府购买服务、核定服务成本予以补贴等方式,培育服务市场、降低服务价格,满足农业大户种地新需求。(作者:新华社 李松)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