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硕士借助多媒体技术勾画古代星座
你有没有想过,仰望星空,那些被叫做“人马座”、“天秤座”等的星辰,如果勾画方式不同,它们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昨日获悉,在日前结束的科技部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创新实践竞赛中,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凭借“漫步中国古星空之紫微垣”摘得一等奖。该作品借助虚拟天文望远镜、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展现了千年以前中国古人眼中的星空。
获奖者、华中师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培养的研三学生万望辉昨日介绍说:“目前,对我们头顶上星空的描绘,主要是西方星座,比如我们熟悉的十二星座等。但早在上千年前的宋朝,中国古人通过‘周琮星表’,就已经对星空做了划分。不同于西方星座以神话中的神、人或动物来给星座命名,中国古人把紫禁城里的生活投射到了天上,皇帝有紫禁城,天上就有个‘紫微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它以北极为中心,并以北极附近的一片星群为基础而构成。中国古人发现,北极有一颗星星是不动的,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转,因此把这片天区选作皇宫。那颗不随天球旋转而转动的星星被古人称为‘天极星’,成为皇帝的象征。自然也少不了代表后宫、庶子、太子、妃子的星名。还有星星被叫做丞相、侍卫官、辅弼、少尉等。另外还有星星被称作天厨、天床、天牢、天厕等。而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主要指政府;天市垣则是三垣的下垣,就是老百姓的集贸市场。”
万望辉的短片就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中国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将地上王国、山川百物、人间百业都搬上了天际。古人对星空的划分,对应现代星空,有较大变化。如现代人称作‘北极星’的星,在古代实际上被叫做‘勾陈’。”
万望辉介绍,她的这一作品中对星空的描绘,尤其是那些星座的位置关系,主要依靠了万维天文望远镜,这种虚拟天文望远镜通过互联网把全球天文资源无缝、透明地融合在一起,让那些以往只有天文学家才敢问津的顶级专业天文资料走近了每一个普通人。
责编: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