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科技哨”建到田垄边
瞄准农业科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现在正值夏季蔬菜生长旺季。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徐文娟副教授,从明光到定远,马不停蹄,两天时间跑了7个蔬菜种植大户,查看蔬菜生长状况,手把手指导新品种种植管理关键技术。
从去年担任明光市蔬菜产业联盟首席专家以来,徐文娟率领团队,围绕当地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从新品种引进、绿色防控、蔬菜标准园创建到高效种植模式推广,为当地的蔬菜产业发展开出了一系列“对症良方”。在她的指导下,当地一个合作社主打产品辣椒成功申报“绿色食品”,产值效益提升了20%至30%。
传统农科推广模式的人员老化、知识陈旧等问题,直接导致技术研发与推广严重脱节。安徽农业大学校长程备久表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对于农业类大学来说,关键是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解决好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自2012年4月起,安农大依据全省不同类型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先后在全省规划、布局、建设了8个区域性的农业综合试验站。依托这些试验站,再延伸出不同的产业联盟。其中金寨县作为革命老区,是该校重点扶贫地区。在金寨县,记者看到了由各行业专家领衔重点组建的茶叶、高山有机稻、生态养殖等10个农业主导产业联盟。当地农民把产业联盟形象地称作“科技哨”,让高校教授和农民实现了稳定的零距离接触。
产学研合作从“游击战”转向“阵地战”
金寨县农民宋永堂,几年前从北京回乡创业当起了“猪倌”。
由于不合理的养殖方法,导致猪肉品质不出众,销路很难打开。雪上加霜的是遇上“仔猪白痢”暴发,成批的黑猪倒下,每头猪平均亏损600元。他在心生放弃之际,经人介绍,找到了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求助。李福宝教授及时援手,养猪场暂时保住了。但是这件事不仅没有让李福宝宽下心来,反而引发了他的深思:无论是高校还是地方,每年都有送农业科技下乡的活动,为何农民还会遇到这样的难题?
他和同事们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没有把科技送到位。于是,李福宝又主动和宋永堂联系,在金寨建立起生态养殖产业联盟。 “教授们带着学生隔三差五就会到养殖场里查看情况,甚至把课堂设在猪圈里。 ”宋永堂说。现在,他的养殖场已经完全实现了生态养殖:猪仔出生后,圈养至两三个月大,白天放养到山林间,晚上再召集回猪圈。猪的体质得到改善,仔猪死亡率从原先每胎必死一两头,到现在十四五头中死一两头。猪肉的品质也大大提升:当普遍市价还是20元一斤的时候,这里的皖南黑猪已经在北京市场上卖到了96元一斤。
李福宝只是安农大众多农业科技推广教师中的一员,他们将“科技哨”打造成农业科技与生产一线的中枢。安农大是全国首批10个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高校之一,该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承祥认为,这种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将学校发展目标与地方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目标融为一体,能够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管的长效机制,将“游击战”式的扶贫转为持久的“阵地战”。
传统“单一服务”发展为“全产业链”
高山有机米是金寨县的特色产业,以前的技术服务主要靠当地农技人员,技术偏单一。该县大畈村海拔600米以上,有水田1600多亩,过去基本都是产量低的冷浸田,抛荒严重。
成立高山有机稻产业联盟后,安农大选派4名专家,金寨县选出6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从生产、管理到加工、销售,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2013年、2014年金寨县两个高山有机米基地遭遇严重的病虫害,差点颗粒无收。专家组为此制定了整套预防病虫害措施,定期进行观察,病虫害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随即,专家组开始推行全程机械化,2015年在该县大畈村建立了育秧工厂,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每亩降低成本100多元。 2014年每亩综合效益增加了500元,2015年增加1000元,这让经营主体们尝到了甜头,干劲十足。经过近5年的攻关克难,高山有机稻产业“起死回生”。
“以前产业发展没有规划,出了问题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专家组组长丁克坚告诉记者,“现在土专家洋专家结合,绑在一起干,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样的推广模式才有生命力。 ”
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已在安徽全省共组建73个县域农业主导产业联盟,派出350多位专家教授,扶持了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了岳西茭白、砀山酥梨、亳州药材等一大批品牌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