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毕业生被保研——探访文典学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19.12.2014  13:51
 

2015年,安徽大学文典学院首届59名本科生即将毕业,截止目前,已有18名同学顺利保研,保研率近1/3。新闻中心记者日前走进文典学院,探访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

 

价值追求诚信友善

 

蕙园2109寝室,何傅翔、吴文明、杨海3人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腾飞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吴文明说:“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良好的寝室氛围功不可没。大家基于自己的专业,各取所长。”杨海说:“诚信友善是我们价值追求,室友之间像家人一样相处,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例如这次保研,我们共享信息,互相交流,在成功中收获着快乐。”

住在蕙园2108寝室的崔璨、游光明、刘智禹,分别被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录取。游光明说:“大家的思想都很活跃,晚上在寝室的时候会交流看书的心得和经验,遇到好书相互推荐。”

 

氛围熏陶寓教于研

 

文典学院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和“起点高、基础厚、能力强、努力培养创造欲”的思路,在文、理两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和基础培养。

游光明告诉记者,文典学院很多课程只用很少的课时来完成,这对于老师和同学都是一种挑战。“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学术化方向,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后花更多功夫消化,所以基本功的训练很重要。”何傅翔说。

“文典学院学生入住研究生公寓,为我们和研究生学习交流提供平台。这么多的交流机会也令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杨海说。

文典学院实行“滚动淘汰制”,游光明说:“压力是肯定有的。可是光害怕是没用的,能做的就是自己努力。平时觉得压力大或者不顺心的时候,会去找朋友踢踢球,把情绪都发泄掉。”

文典学院配有专用教室。刘智禹告诉记者:“专用教室最大的好处是让人有一种归属感,也因此更能沉下心来学习。平时上课也就20多个人,每个人都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生活点滴科学设计

 

文典学院2011级辅导员张睿向记者介绍:“以前,一部分同学到中科大学习,每天早上要在宿舍还没送电的时候就起床,坐公交车去中科大,晚上要等到熄灯之后才坐公交车回到学校,来回在路上的时间需要两个多小时,非常辛苦,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文典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朱欣春说:“文典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优良学风。文理通识教育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使得学生涉猎较广,视野较宽,因而得到众多院校青睐。”

此外,文典学院还开展多种富有特色的课外活动。例如,英语配音大赛、莎剧表演大赛等等。在暑假开设第三学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其他院系的同学来介绍学习经验,组织“经验座谈会”邀请老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梁双舟 张伟伟 杨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