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布矮小患病率调查结果 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0.02.2015  19:58

我省中小学生矮小总人数近33万,矮小患病率3.16%,高于全国不足3%的平均水平,但目前仅有数百人在接受治疗。昨日,安医大二附院儿童生长发育中心公布了安徽首次矮小症患病率调查结果。

调查

选取三个城市12000名学生

去年,我省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质调研,依托这次调研,项目相关负责人,安医大二附院儿童生长发育中心主任刘德云带着团队,关注起了中小学生身材矮小患病率及矮小中小学生数准确数据。

200多名调研工作人员,从2014年6月起,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选取了全省范围内的33所学校的12000名学生,对身高进行了调研。据介绍,这也是我省首次对矮小症患病率进行调研。

此次取样的范围广,分布也较为科学,综合地理上的南、北、中,以及经济发展上的发达城市、发展中城市,以及发展落后城市等因素后,选择了池州、 合肥 、宿州,三个市的33所学校,取样学生为7-18岁的中小学生,共12000名。

结果

我省矮小患病率高于全国

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中小学生矮小症患病率为3.16%,合肥的矮小症患病率为2.64%。目前全国矮小患者人数约3900万,患病率近3%。“统计结果应该引起各方关注,我省矮小症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刘德云表示,虽然有一定的区域特点,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差异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说明我省的中小学生矮小患病问题突出,需要引起重视。

刘德云分析,根据数字统计,我省中小学生矮小总人数近33万,“数据庞大,令人担忧”,而且矮小患病率有明显的区域特点,乡村检出率高于城区,经济落后地区高于经济发达地区。

“这通过合肥地区的数据就可看出。”刘德云列举了合肥的数据,合肥共实测了3593名中小学生,矮小身材患病率是2.64%,和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但令人痛心的是,安徽省的33万矮小患者中,有机会干预治疗的矮小学生约为18.5万人,“可惜只有几百人在接受治疗,大多数人,错失了治疗的机会。”刘德云说。

病例

矮个男生从1米4长到1米7

张阳(化名)从我省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却屡屡受挫,很多用人单位把他拒之门外,“你的其他方面我们都很满意,就是个子太矮。”

张阳身高只有1.4米,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后来学校安排在校报编辑部工作。工作暂时解决了,但以后还面临着要找女朋友等一系列问题。无奈之下,张阳来到安医大二附院求助刘德云。

检查后发现,张阳出生时缺氧窒息,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皮质激素、性激素均缺乏。经过激素替代等治疗,现在,张阳的身高由1.4米长到了近1.7米,如今已考上另一所高校的研究生。

“虽然他需要终生的激素替代,但是身高长上去了,求学就业都解决了,还是很幸运的。”令刘德云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没有及时重视孩子的身高,以至于错失了治疗干预。

误区

个子矮其实也是一种病

有的家长认为“23岁还蹿一蹿”,孩子个矮不着急,抱以等待的心理。当发现孩子真的不长时心急如焚,此时再到医院就诊为时已晚,孩子可能骨骺已愈合,失去长高机会。刘德云表示,其实孩子个矮,可能有疾病。

刘德云介绍,孩子的身高,遗传是主要因素,父母的身高影响占80%。引起矮小的病因很多,如生长激素缺乏、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病以及一些骨骼疾病等。矮小症的诊断需要有明确的家族史和规范的实验室检查支持,并非所有的矮小症都能治疗。

如果是骨骺近闭,就诊晚,易错过治疗时机。如果发现2岁以下的儿童,年增高不到7厘米,4岁至青春期儿童每年增高不到5厘米,青春期儿童增高不到6厘米。都需要警惕矮小症的发生。

提醒

勿盲目使用增高器

小伟(化名)从上一年级就坐在第一排,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一大截,一开始他妈妈也没在意,到初二时,别的男孩子陆续青春发育个头蹿高,小伟的个头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高度。妈妈这下慌了神,一有小道消息或看到广告上说或某某增高器械怎么神奇,就急忙买来试用。还到处打听民间的药用偏方,让孩子吃一些莫名其妙的药物。这样治了两年多,孩子的身高仍旧增长缓慢。妈妈没辙了,只好领着孩子到医院去问医生。

刘德云说,许多家长轻信各种增高器械和保健品广告,在既不知孩子矮小原因,也不知这些产品的药理作用情况下,盲目试用。要知道,各种增高营养品都是保健品范围,产品标识为“健字号”,其主要成分为微量元素、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等,对人体生长发育可能有一定好处,绝非长高的根本。不仅花费了大量钱财,可能也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已有不良后果。

有时孩子服用一些民间偏方后,有的效果还真的挺神奇,孩子短期内会个子突然猛长,伴随孩子的还有体重突增、长胖等现象,但随后孩子的身高发育又会停止。这很可能是偏方药剂中有雄性或雌性激素的成分在里面。孩子服用这些药后,会给身体造成很大损害,通常会造成孩子性早熟,导致骨骺提前闭合,失去最后生长的时机,使孩子最终身高矮小,家长应当走出这些治疗的误区。

4-15岁治疗效果最好

“治疗干预最好的时机是4-15岁,年龄越接近4岁越好,最大不超过15岁,及时到医院进行病因诊断,部分矮小患者是可以治疗的。”刘德云告诉记者。

“当然,孩子从小就比同龄人高也不一定是好现象。”刘德云认为,孩子的身高,最好是“随大溜”,如果父母身高不是特别高,而孩子一下子“蹿老高”的话,也需要给孩子检查一下。现代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营养过剩,摄入过多垃圾食品,过早肥胖,虽然最初比同龄人显得更“高壮”,但是这样孩子会早熟,骨骺板比同龄人提前闭合,最终使得孩子成为矮个患者。

刘德云建议,家长若发现孩子身高矮于或明显高于其他同学,都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平时让孩子多运动,蹦蹦跳跳,注意均衡营养,并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