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入法两年多 鲜见老人告子女:怕伤感情
以理想的状态计算:假设父母现在60岁,还能再活30年,把“五一”“十一”、春节等假期都算上,扣除吃饭、睡觉,每天和父母待在一起8小时,那么总共还剩170天;如果每年只有春节回家,那么是69天;如果还要去公婆、岳父母家,就只剩34天……网上曾流传一道“最心酸”的计算题,其实也映射了老人们的无奈。您的孩子会“常回来看看”吗?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合肥南七街道和家家景园社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五成子女能够做到。
五成子女会常看望父母
每到周末,吴奶奶都会非常忙碌——儿子和女儿,会带着小家庭成员回来。“我跟他们说,这两天我做饭,他们只负责吃就行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多好。”吴奶奶说,虽说自己会比较累,但是孩子们能回来,对他们老两口而言,就是莫大的喜悦。“现在孩子们周末也想着出去玩,那两个家庭轮流来陪我们,总的来说也不会寂寞。”
在调查中,五成老人表示孩子们会常来看望自己,然而,仍有两成老人表示,孩子很少会回来。“现在小孩平时工作忙,周末就想在家歇歇,或者出去玩玩,我们也能理解。”彭阿姨说,自己比较年轻,孩子们虽然经常打电话,来得不多,但自己也没有太多不舍,“实在想孩子,让他们来一下,他们也会立刻就来。”彭阿姨说,如果孩子们不来,自己和老伴就去孩子们家里,帮他们看看孩子,再帮忙做一顿饭。
工作忙成回家最大阻力
在调查中,有不少老人都提到,疏于看望父母,很多时候并非出于孩子们的本意,而是与他们的工作状态有关。“我在小孩家住过一段时间,他们天天加班,周末就要抓紧补觉,做点自己的事情,也难为他们了。”彭阿姨说,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让自己太闲,她跟老伴加入了一个旅游团队,跟着一群老年人没事就出去转转,打发打发时间。“当然等我们跑不动了,肯定还是希望跟子女住在一起的。”
与彭阿姨、吴奶奶等老人不同,赵阿姨家的情况就特殊一些,因为跟媳妇有矛盾,她跟孩子们相处得不太好。“现在只有逢年过节他们才回来,反正面子上还过得去。”赵阿姨说,看到别人家孩子经常回来,她多少还是羡慕的。“但是小孩大了,都有自己的家庭了,也不能那么遂老人的心愿。”
虽期待新规仍心存忧虑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已于3月1日起实施。用法规来“请”子女们多回家,甚至去养老院探望,这让不少老年人充满期待,但同时也不乏忧虑。“就像老话说的,‘强拧的瓜不甜’‘清官难断家务事’,探望父母这种事情,法院哪能判得那么清呢?”朱大爷心中满是困惑。在调查中,只有5%的老人说,如果子女不能常回来探望,自己会诉诸法律。超七成老人认为,如果上诉更伤感情;还有两成多老人认为,即便法院判了,子女不情不愿,回来也没有意义。
虽然从国家层面,“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两年多了,但是记者从蜀山区法院多位法官,以及安徽省律协多位律师处获悉,他们都没有碰到过老年人要求精神赡养的案例,老人诉求还是以物质赡养居多。“我觉得判决不是最好的办法,还需要基层组织、亲朋等协调,才能让子女更好地回家看看。”安徽师阳安顺律师事务所叶树生律师说,他认为虽然相关法规已经释放善意,从多个角度不断递进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但还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保障,比如保证子女的探亲假,弘扬重阳节敬老等方面进行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