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医改效果应多问民众感觉

11.12.2014  14:56

    医改5年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每年增加超过20%。但从统计数据看,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巨大投入并未减轻个人的直接负担,个人绝对卫生支出仍在逐年上涨。对此专家认为,民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如果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没有变,医药费用增长不能有效遏制,那么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依然有限。(12月10日《经济参考报》)

  看到医疗投入增加的新闻,一般人会得出居民将直接受益的结论,若按照以前的惯性,人们将会从宏观角度做出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这将大大减轻人们看病贵的压力,并有效改善人们的就医环境。

  这是一种偷懒但又似正确的推理: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医疗投入的确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达到20%以上。可问题是,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纸面上的推演在现实中可能遇见种种问题,所以最终的结论就不能只来自逻辑推理,还需要辅以现实调查,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幸运的是,在《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中,专家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问题:医疗投入的资金并没有完全惠及居民,在其落实过程中,医院、药企成了分得蛋糕最大的人。结果,政策的红利被利益集团以各种手段与名义“巧取豪夺”,最终患者个人承担的医疗支出并没有显著减少,这无疑是一种反常。

  因此,评价医疗改革应该重视个体视角。要从个体角度看,经过改革后个人的医疗负担是否真的减轻?如果减轻,就说明医疗改革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减轻,而政策已经做出关照,那么一定是政策的执行环节出了问题。此时,可以从如何使个体获利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政策执行与落实的各个环节,看制度是否完善,看执行是否走偏,看运行是否公正、透明。只要能够明确政策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个体普遍受益,就会找到发现问题的视角与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策略。很多时候,问题之所以久拖未决,根本原因,在于个体视角的缺少,以及基本评价标准的模糊。

  其实,不仅医疗改革需要从个体视角审视具体效果,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改革既是宏大的叙事,也会影响到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改革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实现数字增长,还应该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改革中获益,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医改蓝皮书》实事求是的态度,个体视角的立场,无疑给我们评价和判断改革效果提供一个宝贵参考——改革可以从个体视角切入,改革的目的是改善与促进每个人发展。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