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副主任在省计生协工作高级研修班上的讲话

16.05.2014  20:42
(2013年3月10日)         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交流。这次高级研修班是省计生协这么多年来,在学习培训方面的一次突破。之前我们还有所担心,平时大家都从事人口计生或计生协具体工作,这次这么多人,授课内容又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方面,效果会不会受影响?但结果证明,大家都很认真,听课即聚精会神又津津有味,学习纪律和学习效果都很好。习总书记说,要大兴“学习之风”。一个人要上进,一个民族要上进,一个国家要上进,必须要学习。对个人来说,这次更是思想和知识上的一次提升。现阶段,我们这支队伍确实需要提高能力。我们对工作的恐慌由于本领的恐慌,而本领和能力的不足表现在知识的不足。这次高级研修班办得很成功,名副其实,达到了预期目的,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抓好工作。一方面要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安排了雄厚的师资;另一方面也要感谢大家的认真配合。借着这次研修班的机会,我们还召开了工作会,对计生协和人口基金会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下面,我对当前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定要认清形势       目前,人口计生工作面临重大转变。人口计生部门相较于其他改革部门,工作内容和机构设置从国家一直延伸到省、市、县、乡、村各级,改革将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但中央强调,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计划生育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不变和“一票否决”制不变。这三个不变,说明最基本、最核心的没变,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了计划生育工作不被削弱,这也是我们30多年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职能的调整和政策的完善。对于计生协组织来说,此次改革,机遇大于挑战。当前,政府将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多的放到社会组织和群众组织上来,计划生育工作逐步从行政强制转到群众工作上来,倡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计生协要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抓好工作。我们开展“参公”、“入序”、完成“三定”,就是为计生协工作职能和方法的转变做好铺垫,今后,我们的任务将更重,责任也更大,各级计生协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再上台阶。       一定要抓住重点       今年各级计生协主要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 组织建设纵向完善。确定今年为“计生协组织建设年”,从省到市、县、乡、村各级计生协组织系统必须健全完善。 二是 工作范畴横向拓展。计生协工作要从农村、社区向企业、机关、学校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延伸覆盖。 三是 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建立一批项目官员队伍和社工师队伍。要不断发展壮大人口基金项目官员队伍,规范项目官员管理制度,提升项目官员水平。年初,我们创造条件,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全省有1600多人报名。通过社会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不断做好群众工作。目前,我国社工人才非常紧缺,中央提出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也表明对这块工作将越来越重视。       重点工作有两项。 一是 各级计生协组织建设。省级要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完成换届选举;市、县要做好“参公”、“入序”和“三定”,县级计生协至少要配备3名工作人员;乡、村也要按照国家和省计生协重点工作安排做好相关工作。为推动这项工作,省里将选择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召开现场交流会,并将协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省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是 人口基金工作。这几年,通过人口基金这一抓手,计生协工作取得较好发展。特别是作为非政府组织,计生协工作从传统的方式方法上转变到以项目运作为主体上来。要进一步加强人口基金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推进“生育关怀·幸福家庭”活动。做好人口基金项目管理和评估,人口基金考核工作将侧重于规范和创新,严格实行“遇假即否”,杜绝违法违规行为,自觉维护人口基金形象。       一定要有所突破       围绕计生困难家庭的福祉开展好我们的工作,今年要有三个突破。 一是 人口基金募资总量上要有新突破。今年人口基金总量要比去年增长10%—20%。争取达到1个亿。 二是 人口基金募资渠道上要有新突破。去年,通过社会渠道募集的人口基金占基金总量的40%,今年这个比例要达到50%以上。每个市要发展3—5个人口基金示范企业,全省人口基金示范企业要达到百家,省人口基金会将对各市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支持。每个县要建立2—3个青春健康俱乐部,鼓励个人和单位冠名捐助,由县组织、市审核、省备案。要继续开展“爱心短信”活动。 三是 人口基金救助内容上要有新突破。重点开展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救助。这方面工作不好做,但可以由计生协和人口基金会这些非政府组织来做。除了经济和生活上的救助,更要体现在精神慰藉方面。省计生协、省人口基金会、中国移动安徽省分公司将在3月下旬开展“牵手手机报”启动活动,向首批计生特殊家庭的受助对象赠送手机和一定量的话费,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下一步,每个市也要发展1个县和1个城市区开展试点工作,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计生特殊家庭救助工作做大、做好,做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