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两会”: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惠城乡

10.01.2017  16:33

  增加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数量、出台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短板、努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过去的一年,我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让城乡群众共享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构建标准化体系,系列政策守护文化小康

  图书室、科技培训室、“非遗”陈列室、文体室……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的大英镇综合文化站整洁典雅,集合了多种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文化站站长章思林说:“自从镇综合文化站建立起来后,越来越多的乡亲在农闲时节到文化站看书、下棋、打球。

  “去年初以来,我省增加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的数量,以乡镇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基础,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并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 ”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处长何颂冰介绍,目前,全省1776个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博物院等公共文化场馆实现了免费开放,比上年增加172个;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我省去年又在国家级贫困县遴选239个村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平台——农民文化乐园。

  为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档次、上水平,我省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建设标准,大力推进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省文化厅会同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体育局,结合“送戏进万村”“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经验,制定和发布了《安徽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去年7月,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实施文化“四扶一加强”行动计划,让优秀文化成果惠及偏远、贫困地区群众。

  促进均等化发展,百姓共享优质文化福利

  走进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农家书屋,翻开一些图书的扉页,总能看到“安庆市图书馆藏书”的印章。在图书馆总分馆制架构下,安庆市各级图书馆的藏书实现了定期交流,从而改变了基层图书馆或农家书屋藏书少、利用率低的状况。

  “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去年全省开展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县、乡图书总分馆延伸到村,形成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基层服务点的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网络。 ”何颂冰说,为解决基层文化资源分散问题,我省打破行政区划和体制分割,成立了全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全省书画院创作展览联盟等四大联盟,以联盟为平台,加强各级文化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文化小康建设重在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让“老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文化福利。为让基层群众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我省持续推进“送戏进万村”活动;为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我省圆满完成“公益电影放映”任务,截至去年10月底,全省放映公益电影18.7万场,占年度任务100.14%,新片率达55%以上;在全面建设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我省又开始加快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推进数字化建设,“互联网+”弥合城乡鸿沟

  打开网页预约参观服务、移动鼠标全景观赏旅游资源、戴上耳机向文化志愿者在线咨询问题……在马鞍山市文化馆,市民不但可以在线下参观学习,还能在线上以O2O模式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学者戴珩说:“马鞍山数字文化馆使传统的文化馆从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开拓了文化服务新路径。

  积极拥抱“互联网+”,成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全新模式。何颂冰说:“我省正在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去年,‘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通过专家验收,省文化馆获批成为全国首批省级数字文化馆试点,省数字文化馆建设方案也通过了文化部评审。

  在全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监管平台正式运行、公益电影放映实现实时监控的基础上,我省去年建立了“送戏进万村”活动信息系统平台,该平台具有演出现场动态监管、演出质量监管、演出院团信息共享、采购信息集中公开、经验做法宣传交流等多种功能。“由于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城乡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数字鸿沟’,因此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尤其需要向数字化方向升级。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文化处处长张虹说,“目前,我省正在稳步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开设阅读、听书、教育、农业科技等栏目,让群众在家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即可看书、听戏、学习种植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