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去年直接融资逾1700亿元 同比增长六成多

20.01.2015  09:20

  2014年,我省抢抓全面深化改革机遇,建体系、提规模、扩渠道、立机制,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全年直接融资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省政府金融办提供的数据显示,年度直接融资1738.34亿元,同比增长61.23%,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1位。

  直接融资规模显著增长,得益于股权债权融资“双轮发力”。2014年实现股票融资185.07亿元,债券融资更是“主战场”和“生力军”,债券融资1550.96亿元,同比增长111.48%,全国股转系统定向发行1.38亿元,省股交中心定向发行0.93亿元。年度直接融资实现了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双轮发力”、公募融资与私募融资“双轨运行”的新型融资模式。全年16个市均实现了直接融资,其中,阜阳市实现了自2011年以来直接融资“零”的突破。

  我省实现了资本市场“安徽板块”向多层次资本市场“安徽板块体系”的转型升级。年度新增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3家,全省上市公众公司(一板和二板市场上市公司)达80家,居全国第10位;入围“新三板”试点扩容,挂牌企业45家,居全国第9位;省股交中心(四板市场)挂牌企业达到244家、托管企业达到377家,居全国第一方阵。

  直接融资投向体现了服务经济转型发展,支撑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鲜明特色。如56家/次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募集资金79.76亿元,接续了生产经营的流动性和项目资金来源;合肥工业投资公司发行5亿元企业债,委托交通银行专项用于合肥市小微企业贷款;芜湖扬子银行发行1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民生工程方面,各市城投公司积极发债融资,有186.8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工程、公租房项目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短评】

  让金融反哺实体经济

  多年来,以银行信贷为主渠道的间接融资是我国社会融资的主渠道,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金融脱媒、非信贷化融资已成金融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中非信贷融资比重已超过50%,凸显了直接融资在扩大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重要性。

  相对于全省经济发展需要、相对于银行贷款,我省直接融资规模仍然偏小,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的格局没有明显改观,如全省去年前1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727亿元,远超直接融资规模。在当前不良资产积累上升,银行信贷更加谨慎,信贷资源趋紧的背景下,扩大直接融资显得非常必要。对中小企业来说,直接融资渠道畅通,能够使其更有效、更便捷地获得资金,特别是像新能源、新材料等符合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企业,在资本市场角逐中更易转型,这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新的一年,期待资本市场有更多创新、改革,让金融反哺经济,使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服务经济转型。